[发明专利]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526.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9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庄小杰;刘洪刚;吕善勇;李运闯;周刚;张骁;陈烈;马嘉鹏;韩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2;E02D17/00;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张志良 |
地址: | 10016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入土 深度 基坑 支护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包括位于基坑边缘的支护排桩和竖向插在土体中的立柱桩,所述支护排桩和立柱桩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立柱桩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钢立柱,所述支护排桩上部固定连接型钢围檩,所述钢立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型钢横梁,所述型钢围檩与所述型钢横梁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两者的型钢支撑梁,所述基坑边缘向外穿设有倾斜设置的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通过锚固段固定于土体内,另一端通过锚具锁定于钢立柱上。本发明中,由于大部分的锚索自由段位于土体外部,可大幅减少锚索入土深度,施工方便,同时可有效防止锚索超越用地红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基坑的深度越来越深,基坑周边环境越来越复杂,排桩结合锚索的支护是深基坑支护中的一种有效方式,目前的桩锚支护中锚索锚固在基坑外的稳定土体中,锁定在设置于围护结构的腰梁上,锚索全长位于土体中,自由段长度不小于5米,锚固段根据土质条件和设计拉力值的大小不同长度为15~30米不等,桩锚支护中的锚索全长设置在基坑以外的土体中,往往使得锚索延伸范围超越本工程的用地红线,给红线外相邻工程施工形成障碍而被限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缩短了锚索入土深度,在保证锚索总长度不减少的情况下使其锚固段不会超越用地红线,同时土体外的大部分构件为钢结构,可便于拆卸并循环利用。本发明还提供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包括位于基坑边缘的支护排桩和竖向插在土体中的立柱桩,所述支护排桩和立柱桩前后间隔设置,所述立柱桩的顶部设有向上延伸的钢立柱,所述支护排桩上部固定连接型钢围檩,所述钢立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型钢横梁,所述型钢围檩与所述型钢横梁之间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两者的型钢支撑梁,所述基坑边缘向外穿设有倾斜设置的锚索,所述锚索一端通过锚固段固定于土体内,另一端通过锚具锁定于钢立柱上。
优选地,所述支护排桩包括若干个间隔排列的排桩柱,所述钢立柱的个数与所述排桩柱数目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
优选地,所述支护排桩上部固定连接有牛腿,所述型钢围檩固定设在所述牛腿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钢立柱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型钢托座,所述型钢横梁固定设在所述型钢托座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支护排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钻孔灌注桩,竖直进入基坑坑底以下的稳定土体中,若干个所述牛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于所述支护排桩上。
优选地,所述型钢围檩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护排桩上部和腰部,所述型钢围檩水平放置于各牛腿顶部,通过预埋螺栓与所述支护排桩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型钢托座设有若干个且分别设置于所述钢立柱上部和腰部,所述型钢托座顶部与所述牛腿顶部在同一水平面,所述型钢横梁水平放置于各型钢托座顶部,通过高强螺栓与所述钢立柱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型钢支撑梁通过高强螺栓与两端的型钢围檩和型钢横梁连接固定,且所述型钢支撑梁之间相互平行。
优选地,所述钢立柱上预留有供所述锚索穿过的通孔,所述锚索的锚固段固定于基坑外的土体内,所述锚索的自由段穿过所述支护排桩间土体和所述钢立柱上的通孔,施加预应力后通过所述锚具固定于所述钢立柱上。
一种减少锚索入土深度的基坑桩锚支护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进行支护排桩施工,在第一次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立柱桩及钢立柱的施工;
S2:进行支护排桩处腰部牛腿施工、钢立柱腰部型钢托座施工,安装牛腿上的型钢围檩和型钢托座上的型钢横梁,然后安装下层型钢支撑梁,各钢构件均采用高强螺栓相互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5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控电流型变换器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缆卷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