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羽毛球拍中管制作工艺及羽毛球拍中管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10161.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47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山;熊宜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30;B29C70/54;B29L31/06;B29L31/30;B29L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智兴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5 | 代理人: | 焦冬磊;董雪 |
地址: | 101111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羽毛球拍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制作工艺及羽毛球拍中管,包括步骤:S1、选取高韧性纤维,裁剪合适的纤维长度,搓成圆棒芯并浸泡于热固性树脂稀释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并使树脂硬化;S2、将硬化后的圆棒芯研磨至真圆,制得中管芯部;S3、将环氧树脂涂覆在中管芯部上晾干;S4、裁剪多张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预浸料,按不同的角度铺层;S5、预浸料铺层卷制中管芯部得中管预型;S6、将OPP带均匀的缠绕在中管预型上,烘烤使中管预型硬化成中管粗胚;S7、将中管粗胚多余材料裁剪,研磨至真圆,制成中管。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便于产业化加工,使每批次的产品性能均一;能增加整个中管的刚度、抗冲击和弯折强度,避免球拍因中管脆性断裂导致的拍头飞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体育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制作工艺及羽毛球拍中管。
背景技术
羽毛球运动是一种攻防转换非常快的运动,羽毛球拍拍框因为有网线编织形成了一个整体,因而与拍框连接的中管位置成为反馈运动员发力和击球力度的通道,尤其在杀球动作时,除了摆动手臂将球往下压之外,更需利用腕力加扣杀增加瞬间击球的力量,从而了使球获得更大的速度和角度,在这一过程中,中管承受较大的冲击而易发生形变,成为最容易脆性断裂的部位。
为保证球拍的轻质且减少挥拍时的阻力,现在的球拍设计中,中管的直径有细化的趋势,特别是近几年的中管直径甚至达到6.2mm甚至以下,这就使得中管安全系数下降,挥拍击球时若中管发生断裂脱离,会对对手或球场周边人群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保证羽毛球拍中管直径不增大的前提下增加中管的抗弯折强度和韧度,专利CN202822652U中提供了一种方案,在中管的中心设置弹性材料层,复合后的中管即使断裂,但其中心的弹性材料不会断裂,避免拍头甩出,降低风险。
专利CN112088035A中提供了一种实心中管的加工工艺,分为外层筒部和内层的芯部,筒部采用热固性纤维片卷制,芯部使用热固性强化树脂单独制作,将芯部插入筒部的内部,根据需要通过粘合等方式固定制得中管。
上述工艺在实际使用时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芯部和筒部分开制作,且芯部的树脂和筒部的碳纤维间界面结合强度较低,仅采用粘合的方式结合并不牢固,易发生界面间的断裂,使制得的成品中管在使用时有异音的风险;并且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模具来使纯树脂芯部成型,这也容易使得芯部出现各部分性能不均一的问题,生产出的成品批次一致性不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芯部和筒部装配的加工方式导致界面结合强度较低,羽毛球拍中管成品批次一致性不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制作工艺,该工艺能快速、产业化生产批次一致性强的中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羽毛球拍中管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选取高韧性纤维,裁剪合适的纤维长度,搓成圆棒芯并浸泡于热固性树脂稀释液中,浸泡后取出晾干并使树脂硬化;
S2、将硬化后的圆棒芯研磨至真圆,制得中管芯部;
S3、继续将环氧树脂涂覆在中管芯部上晾干;
S4、裁剪多张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预浸料,按不同的角度铺层;
S5、将涂有环氧树脂的中管芯部放置于预浸料铺层的边缘,卷制得中管预型;
S6、将OPP带均匀的缠绕在中管预型上,烘烤使中管预型硬化成中管粗胚;
S7、将中管粗胚多余的材料裁剪,研磨至真圆,制成所需规格的中管。
优选的,步骤S1和S2间还包括如下步骤:
S1-1、初次硬化后的圆棒芯表面涂覆环氧树脂,常温晾干;
S1-2、裁剪环氧树脂基碳纤维增强预浸料,按照碳纤维角度为0°的方向卷制涂覆有热固性树脂的圆棒芯,并硬化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未经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10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