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409070.7 | 申请日: | 2022-04-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43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2 |
| 发明(设计)人: | 赵秋实;陈春茂;陈忠喜;郭绪强;张岳;单红曼;舒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10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李红媛 |
| 地址: | 163000 ***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出水 达标 回注特低 渗透 浸没 生物 一体化 反应器 应用 | ||
1.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包括箱体,箱体内部沿水流方向由折流板分割成多个反应室,多个反应室为依次串联的第一厌氧室(4)、第二厌氧室(5)、第三厌氧室(6)、缺氧室(7)、第一好氧室(8)、第二好氧室(9),箱体上靠近第一厌氧室(4)的一侧上部设有进水口,缺氧室(7)和第一好氧室(8)的底部设有回流口,第一好氧室(8)和第二好氧室(9)的底部设有进气口;所有反应室底部设有与排泥管相连通的泥相出口,上部设有与排油管相连通的油相出口,其特征在于:箱体内部还设有浸没式膜反应室(10),浸没式膜反应室(10)与第二好氧室(9)相连通;
所述的浸没式膜反应室(10)内设有隔板(10-9),隔板(10-9)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微孔膜组件(M1)和第二微孔膜组件(M2);第一微孔膜组件(M1)外部设有第一曝气系统(P1),第二微孔膜组件(M2)外部设有第二曝气系统(P2);第一微孔膜组件(M1)的底部设有第一固液分离系统(G1),第二微孔膜组件(M2)的底部设有第二固液分离系统(G2);
回流泵(10-1)、排泥泵(10-2)、抽吸泵(10-3)、第一风机(10-4)、真空压力表(10-5)、液体流量计(10-6)和气体流量计(10-7)设置在浸没式膜反应室(10)的外部,气体流量计(10-7)的一端与第一风机(10-4)的出风口相连通,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动阀门(D3)和第四电动阀门(D4)的一端相连通;第三电动阀门(D3)的另一端与第一曝气系统(P1)相连通,第四电动阀门(D4)的另一端与第二曝气系统(P2)相连通;
第一微孔膜组件(M1)的出水端与第一电动阀门(D1)的一端相连通,第二微孔膜组件(M2)的出水端与第二电动阀门(D2)的一端相连通,第一电动阀门(D1)和第二电动阀门(D2)的另一端并联,与真空压力表(10-5)和抽吸泵(10-3)连通,抽吸泵(10-3)的另一端连接有液体流量计(10-6);
所述的第一固液分离系统(G1)和第二固液分离系统(G2)的结构相同;第一固液分离系统(G1)和第二固液分离系统(G2)的结构是由上下交错均布的两层多个角钢组成,相邻两个角钢之间留有缝隙,缝隙流速≤2m/h;所述的角钢的夹角为90°~120°,且两端均与浸没式膜反应室(10)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箱体外设置的第二风机(3)与第一好氧室(8)和第二好氧室(9)底部的曝气管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第一营养因子投加装置(1)和第二营养因子投加装置(2)设置在箱体外,第一营养因子投加装置(1)通过缺氧室(7)底部的回流口与缺氧室(7)连通;第二营养因子投加装置(2)与进水管连通,再通过第一厌氧室(4)上部的进水口与第一厌氧室(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浸没式膜反应室(10)上部的回流喇叭口(10-8)通过回流泵(10-1)与缺氧室(7)底部的回流口与缺氧室(7)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油田采出水达标回注特低渗透层的浸没式膜生物一体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浸没式膜反应室(10)的底部设有穿孔排泥管(10-10),穿孔排泥管(10-10)通过排泥泵(10-2)和第一好氧室(8)的底部的回流口与第一好氧室(8)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大庆油田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907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桥梁施工用路面铺平装置
- 下一篇:电视边框无缝折弯智能加工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