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旋转的稀疏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8992.6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59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宇;马宇欣;海宇;曾旋;李中余;孙稚超;安洪阳;武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02;G06T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盛汇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8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旋转 稀疏 sar 三维 成像 方法 | ||
1.一种基于数据旋转的稀疏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系统参数初始化,初始化的参数包括发射信号载频f0,方位向采样频率PRF,距离向采样点数Nr,目标照射时间Ts,方位向采样点数M,线阵阵元数目N′,稀疏线阵阵元间隔di;
S2、回波录取并解调,具体过程如下:
S21、初始化一个稀疏三维回波矩阵其中N表示线阵间距满足奈奎斯特定理时的阵元数目,O为零矩阵;
S22、对每个阵元在每个方位时刻收到的回波进行录取并解调到基带,根据各个阵元所在的空间位置填充到Secho中,得到三维LASAR回波信号Secho(t,m,n);
S3、将回波信号Secho(t,m,n)与参考信号sref(t)进行相关处理,得到距离向脉冲压缩后的结果Sr(t,m,n);
S4、数据旋转扩充变换:对Sr(t,m,n)的每一个距离切面Sri(m,n),i∈[1,Nr],m∈[1,M],n∈[1,N]做数据旋转扩充处理,初始化扩充矩阵为将原矩阵Sri的信息与扩充后矩阵S2一一对应,规则如下:
变换后的在各行和各列都有已知元素;
S5、对S4得到的结果做矩阵填充,采用奇异值阈值法实现矩阵填充;
S6、对S5的结果做旋转扩充逆变换;
S7、重复S4~S6的步骤,对所有的距离切面信号填充恢复,得到最终重构的三维信号
S8、采用后向投影方法实现目标三维成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旋转的稀疏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过程如下:
S51、初始化参数,设定最大迭代次数MAX,初始化迭代次数k=1、迭代步长δ、投影矩阵PΩ、待恢复矩阵S0=0;
S52、奇异值分解:其中Uk-1和Vk-1是正交矩阵,Σk-1=diag({σj}1≤j≤r),r为Yk-1的秩,σj为奇异值;
S53、计算奇异值收缩算子:Xk=Dτ(Yk-1)=Uk-1Dτ(Σk-1)Vk-1T,其中Dτ(·)为软阈值操作,Dτ(Σk-1)=diag({σj-τ}+),t+表示的非负部分,即t+=max(0,t);
S54、更新:
S55、基于奇异值阈值的矩阵填充迭代终止判定,如果k=MAX,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迭代终止,反之,k=k+1,返回S52,继续第k+1次迭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数据旋转的稀疏线阵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具体步骤如下:
S81、初始化后向投影成像空间,对成像空间进行网格划分,划分为P个像素单元,为了使相邻两个点目标能被区分,网格间隔应略小于分辨率要求;
S82、计算各个网格像素点与接收阵元在不同方位时刻下的距离历史,通过距离历史求出相应的时延,对于在第m个方位时刻的第n个阵元距离像素点Pp(xp,yp,zp)的时延为τm,n,p:
S83、对成像场景中的各个网格像素点Pp(xp,yp,zp),提取其对应时延徙动轨迹上的回波数据,利用S82得到的时延对提取出的数据沿轨迹做相位补偿,相位补偿因子为:
S84、相干叠加,对相位补偿后的回波数据进行相干叠加,将S7得到的回波与S83得到的补偿相位相乘累加:
得到最终三维成像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9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失血的主动脉灌注管
- 下一篇:一种一体化多功能净水系统和净水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