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氏体基研磨介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8825.1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代文彬;陈学刚;祁永峰;王书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K1/02;B02C17/10;B02C17/20;C22C33/06;C22C38/34;C22C38/38;C22C38/04;C22C38/26;C22C38/28;C22C38/22;C22C38/32;C21D9/36;C21D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曹素云;董永辉 |
地址: | 10003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氏体基 研磨 介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熔炼并调整钢液成分,得到钢水;其中,采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成分体系;
将所述钢水锻造成型,冷却得到钢球;
对所述钢球进行低温回火热处理,得到贝氏体基研磨介质;其中,回火温度为200℃~240℃,回火时间为1h~3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Nb-Ti复合微合金化设计成分体系时,按照质量百分数计,体系中,Nb0.03%~0.06%,Ti 0.02%~0.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基于Si-Mn-B系贝氏体钢设计成分体系;
所述钢水,按照质量百分数计,其成分为:C 0.3%~0.5%,Si 1.6%~2.0%,Mn1.4%~1.8%,Nb 0.03%~0.06%,Ti 0.02%~0.04%,Mo 0.4%~0.7%,Cr 0.6%~1.0%,B 0.002%~0.004%,N≤0.003%,O≤0.006%,P≤0.01%,S≤0.01%,余量为Fe。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得到钢球的步骤中,采用水淬快冷至380℃~420℃,空冷至室温,得到钢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钢水锻造成型的步骤中,包括:
将所述钢水经连铸连轧得到圆钢,按照所需尺寸切割得到锻坯;
对所述锻坯进行加热,经锻打成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需尺寸为,圆钢直径:钢球直径=1:1.2~1.6,锻坯长度:钢球直径=1.5~2.5: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锻坯进行加热时,加热温度为1150℃~1200℃,平均加热速度为8℃/min~12℃/min,保温时间为20min~40min。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锻打时,始锻温度为1020℃~1060℃,终锻温度为850℃~880℃,锻打时间为18s~25s。
9.一种贝氏体基研磨介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金相组织以贝氏体为主,兼有马氏体和富碳残余奥氏体组织。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贝氏体基研磨介质在球磨机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882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化豌豆蛋白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发泡缓冲包装材料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