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7480.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31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藤岛昭;益田秀树;细田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03 | 分类号: | B01D29/03;B01D29/62;B01D46/10;B01D46/82;B01D61/00;C02F1/44;A61L2/02;A61L9/16;B01D2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去除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使得气体或液体中的细菌病毒等目标微小物质的去除率高于传统技术。该去除装置配有气体或液体的流道,以及配置于该流道内的多孔薄膜,该薄膜由金属氧化物制成,其平均孔径在5nm以上且1000nm以下,该细孔的孔径分布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装置及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为止人们已提出了各种水和空气净化技术,而最近,对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去除气体和液体中有害物质的相关技术正受到广泛关注。
例如,专利文献1(特开2017-124179号公报)中记录了一种使用过滤介质去除病毒的方法,其逆转录病毒对数下降值(LRV)超过约6。利用该介质可将病毒等微小物质从液体样本中去除。
但是,在传统技术中,由于过滤介质的孔隙大小不均匀,导致作为去除目标的细菌或病毒(目标微小物质)的去除率不高,亟待提升。传统技术中,过滤介质的细孔会部分拦截除目标微小物质以外的微小物质,或是无法拦截目标微小物质而让其通过细孔。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希望提供一种去除装置,使得气体或液体中的细菌病毒等目标微小物质的去除率高于传统技术。
为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中的去除装置具有如下特征:配有气体或液体的流道,以及配置于该流道内的多孔薄膜,该薄膜由金属氧化物制成,其平均孔径在5nm以上且1000nm以下,该细孔的孔径分布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
利用本发明,可使气体或液体中的细菌病毒等目标微小物质的去除率高于传统技术。
附图说明
图1A为实施例1的薄膜的SEM图像。
图1B为对照例1的薄膜的SEM图像。
图2为实施例1及对照例1的薄膜的孔径分布举例。
图3为正态分布中标准偏差与累计概率之间关系的参考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薄膜的一例去除情况说明图(A)及其SEM图像(B)。
图5为细孔周期随阳极氧化条件而变化的说明图。
图6为本发明中的薄膜的一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的薄膜的其他例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一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去除装置的其他例的关键部分示意图。
图中:6-目标微小物质,8-微小物质,12-薄膜,14-细孔,16-光催化层,18-附有光催化层的薄膜,20-流道,21-入口,22-出口,25-推杆,32-预过滤器,34-支撑器,40-照射器,42-照射光线,42a-传播光线,44-透镜,46-棱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去除装置和去除方法进行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所示的实施方法。采用其他的实施方法,或补充、修改和删减等相关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范围内的任何变更,只要能实现本发明的作用和效果,皆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7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