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程器控制方法及增程器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6329.2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0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尹翔;徐焕祥;李密;贾学冬;勾波;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陈启天;黄健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程器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及增程器控制系统,该增程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增程器控制系统,增程器控制系统中的驱动电机后端集成有取力器。在整车控制器上电并自检无误后,包括内燃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以及电机控制器在内的其余控制器均上电并进行自检,之后,整车控制器获取其余控制器反馈的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再根据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功率需求确定控制模式,使得增程器控制系统按照控制模式工作驱动取力器工作。基于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和功率需求为取力器提供智能化控制模式,不但避免了单一动力源出现故障导致专用车整车陷入瘫痪乃至报废的风险,还更好地匹配了车辆自身状态与实际使用情况,减少了油耗与能耗,实现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及增程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专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购买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运算高品质及高附加值产品需求的上升,节能标准法规、安全标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加速出台以及节能减排的落实,均对专用车提出了更高需求与要求。
目前,不论传统专用车还是新能源专用车,其都将取力器作为独立部件布置在内燃机侧或变速器侧,又或是单独由电机进行驱动得以工作。取力的动力源为单一的内燃机或电机,取力器的工作则需建立在内燃机或电机工作的基础上。
因此,现有的对于取力器控制的动力源均为单一的动力驱动,例如内燃机或电机。一旦动力源出现故障时,专用车整车则将陷入瘫痪,所运载的货物则可能存在报废风险。另外,现有的对于取力器的控制只能依赖单一动力源进行,存在专用车的车辆自身状态与实际使用情况不匹配的问题,进而导致油耗或能耗居高不下,无法实现节能减排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及增程器控制系统,用于为专用车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及增程器控制系统,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专用车的取力器动力来源单一所导致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增程器控制方法,应用于增程器控制系统,所述增程器控制系统的驱动电机后端集成有取力器;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增程器控制系统中的整车控制器上电并自检无误后,其余控制器均上电并自检,所述其余控制器包括所述增程器控制系统中的内燃机控制器、电池控制器以及电机控制器;
在所述其余控制器自检无误后,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所述其余控制器反馈的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所述动力源设备包括内燃机、高压电池以及所述驱动电机;
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功率需求确定控制模式,使得所述增程器控制系统按照所述控制模式工作以驱动所述取力器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所述其余控制器反馈的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内燃机控制器反馈的所述内燃机的报错信息;
获取所述电池控制器反馈的所述高压电池的报错信息和电荷状态信息;
获取所述电机控制器反馈的所述驱动电机的报错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整车控制器获取所述其余控制器反馈的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增程器控制系统响应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功率请求获取所述功率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整车控制器根据所述动力源设备的状态信息以及功率需求确定控制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高压电池的报错信息和所述驱动电机的报错信息判断所述高压电池和所述驱动电机是否无故障;
若是,根据所述功率需求以及所述高压电池的电荷状态信息确定所述控制模式为第一控制模式;
若否,确定所述控制模式为第二控制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发展有限公司;吉利四川商用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6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