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吃塑剂生产系统及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5284.7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722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郭松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银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6 | 分类号: | B29B9/06;B29C48/92 |
代理公司: | 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16 | 代理人: | 刘翔 |
地址: | 215335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昆山***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吃塑剂 生产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吃塑剂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配料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吃塑剂生产系统前端,用以向混合釜中投入预设计量的原料,包括若干储料仓及若干原料输送装置;
混料模块,其与所述配料模块连接,用以使混合釜在预设温度环境下混合原料;
造粒模块,其与所述混料模块连接,用以挤出混合完成的吃塑剂原料并对挤出的吃塑剂原料进行冷却造粒以制备吃塑剂的粒料;
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其分别与所述配料模块、所述混料模块、所述造粒模块和检测模块连接,用以在生产吃塑剂时根据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成分选取对应的吃塑剂配方并根据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重量、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含水量及预期降解时间分别确定需配制吃塑剂的原料质量、疏水材料添加量、粘结剂添加量并设置吃塑剂造粒粒径以将吃塑剂按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需求完成生产设置,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在完成对吃塑剂的生产设置后依次控制所述配料模块、所述混料模块和所述造粒模块以对应的工作参数运行以完成吃塑剂的生产;
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塑料制品使用环境含水量标准S1、第二塑料制品使用环境含水量标准S2、第一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1、第二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2和第三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3,其中,0<S1<S2,0<α1<1<α2<α3,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将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的含水量记为s并根据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的含水量s用以确定对应的疏水原料添加系数以将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防水性能进行调整;
当0<s<S1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采用第一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1调整吃塑剂原料配方中疏水原料的质量;
当S1≤s≤S2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采用第二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2调整吃塑剂原料配方中疏水原料的质量;
当s>S2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采用第三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3调整吃塑剂原料配方中疏水原料的质量;
当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采用第j预设疏水原料添加系数αj调整吃塑剂原料配方中疏水原料的质量时,设定j=1,2,3,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将调整后的疏水原料的添加质量记为m1’,设定m1’=m1×αj,其中,m1为调整前的疏水原料的添加质量;
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吃塑剂降解时间标准T1和第二吃塑剂降解时间标准T2,其中,0<T1<T2,当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完成对吃塑剂配方的初步确认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预期降解时间t判断是否对吃塑剂原料添加量进行调整;
当t<T1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断预期降解时间短并调节吃塑剂的添加量以增加吃塑剂原料的添加量;
当T1≤t≤T2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断预期降解时间符合标准且无需对吃塑剂原料的添加量进行调节;
当t>T2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断预期降解时间长并调节吃塑剂的添加量以减少吃塑剂原料的添加量;
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塑料制品粒径标准D1、第二塑料制品粒径标准D2、第三塑料制品粒径标准D3、第一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1、第二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2、第三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3和第四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4,其中,0<D1<D2<D3,0<H1<H2<H3<H4,且,H1<D1,H2<D2,H3<D3,H4<D4,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将需降解的塑料制品的原料粒径记为d并根据d用以确定吃塑剂生产造粒粒径;
当d≤D1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定将所述造粒模块的造粒粒径设置为第一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1;
当D1<d≤D2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定将所述造粒模块的造粒粒径设置为第二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2;
当D2<d≤D3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定将所述造粒模块的造粒粒径设置为第三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3;
当d>D3时,所述吃塑剂配比控制模块判定将所述造粒模块的造粒粒径设置为第四预设吃塑剂造粒模式造粒粒径H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银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银锐环保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52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