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熔化炉自动投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10404908.3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9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东;俞杭生;刘坚辉;俞凯楠;陈镇球;张银喜;李宗鹏;俞津涛;叶帅超;董春潮;李猛;陈国东;唐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8 | 分类号: | F27B14/08;F27B14/16;F27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曹立成 |
地址: | 3124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化炉 自动 投料 机构 | ||
一种熔化炉自动投料机构,包括提升投料机,提升投料机包括料框提升架和提升机构支撑架,料框提升架内插设有投料轿厢,提升机构支撑架内安装有提升导向机构,投料轿厢通过连接支架与提升导向机构相连接;料框提升架的下端设有进口,进口上侧的料框提升架上设有出口,提升投料机的右侧设有与料框提升架上进口和出口相对的料框循环机构。本熔化炉上附带的投料提升机配设有一个自动循环式的料框输送机构,利用料框循坏输送机构能提高料框进出投料提升机的效率,能有效提高熔化生产的效率;并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化炉投料系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熔化炉自动投料机构。
背景技术:
熔炼指将固体金属用加热炉熔化成液体并调质的工艺,是金属铸造生产的一种常用工艺,而熔炼设备是目前金属制品生产常见的设备之一,现有的塔式熔化炉的进料口设置在的熔化炉的顶部,熔化炉的高度较高,传统熔化炉的投料主要依赖人工输送,但人工输送不仅效率低,而且人工的劳动强度高;所以提出了利用投料提升机提升投料的方式,提升机上设有投料轿厢,在投料轿厢内可以装载料框,提升机通过链带传动将投料轿厢提升到熔炼设备的上方,并利用导向导轨实现投料轿厢翻转,料框随投料轿厢翻转,进而料框内的物料可以投入熔炼设备的进料口;
但目前的塔式熔化炉一般只配有一个投料提升机,投料提升机的底部设置了一个进出口,投料时需要人工将铝锭一根一根放入投料小车内,并将投料小车推进提升投料机进行投料,投料小车装载在投料轿厢上,随投料轿厢提升投料后,投料轿厢下降到提升机的底部,再将投料小车推出,往投料小车再装载铝锭;其不足之处是:1、投料提升机每次投料之间的间隔时间较长,投料效率低;2、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员长在此处操作装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了一种熔化炉自动投料机构,其为投料提升机配设有一个自动循环式的料框输送机构,利用料框循坏输送机构能提高料框进出投料提升机的效率,能有效提高熔化生产的效率;并能有效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熔化炉自动投料机构,包括提升投料机,提升投料机包括料框提升架和提升机构支撑架,料框提升架内插设有投料轿厢,提升机构支撑架内安装有提升导向机构,投料轿厢通过连接支架与提升导向机构相连接;料框提升架的下端设有进口,进口上侧的料框提升架上设有出口,提升投料机的右侧设有与料框提升架上的进口和出口相对的料框循环机构;
料框循环机构包括机架,机架由矩形的下承载框架和上承载框架组成,上承载框架固定在下承载框架的上端,上承载框架和下承载框架前、后侧边框上分别固定有上梁柱和下梁柱,上梁柱和下梁柱分别分隔上承载框架和下承载框架呈若干个长方体状的料仓,上承载框架和下承载框架的下部分别安装固定有水平的输出料架和输入料架,输出料架和输入料架分布在机架的左侧,机架的右侧固定有与输出料架和输入料架相对的升降组件。
优选的,所述的输入料架包括下定支撑架,下定支撑架包括两根前、后分布的下横梁和两根前、后分布的下承托梁,下横梁之间焊接固定有若干下纵梁,下横梁上固定有下分支梁,下分支梁分别固定在下承载框架的底框上,下横梁的上端面上固定有若干下竖梁,下竖梁的上端固定在下承托梁上,下承托梁之间插设有下输送架,下输送架包括两根前、后分布的下支撑梁,下支撑梁之间成型有下连接梁,所述下输送架的前、后侧设有下导轮,下导轮的下端抵靠在下承托梁上,下导轮上安插有下螺栓组件,下导轮通过下螺栓组件安装固定在下支撑梁上;所述的下支撑梁之间插设有下限位组件,下输送架的下侧设有纵向的下输送油缸,下输送油缸的缸体固定在下安装座,下安装座固定在下纵梁上;下输送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头,下连接头上固定连接有下连接座,下连接座固定在下连接梁上;
所述的下限位组件包括水平纵向的下翻转板,下翻转板的两端弯折成型有竖向呈直角梯形状的下翻转块,下翻转块的上端露出下支撑梁和下承托梁的上端面;所述下翻转块的底边在下翻转块顶边的左侧并抵靠有下限位挡块,下限位挡块位于下翻转块的左下侧并固定在下支撑梁上,下翻转块的右下部插接有纵向的下铰接轴,下铰接轴的两端插接固定在下支撑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丰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49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