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2918.3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56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梁银英;牛福生;何胜韬;安宇坤;张晋霞;陈稳;张红梅;曹素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D21/01;B01D21/06;B01D21/24;B08B9/087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尹莹莹 |
地址: | 06321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尾矿 浓缩 絮凝 沉降 设备 | ||
1.一种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包括浓缩外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外罐(1)顶部连接有螺旋式絮凝组件和搅拌组件;
所述螺旋式絮凝组件包括螺旋式导料组件和螺旋式喷药组件,所述螺旋式导料组件与浓缩外罐(1)连接,所述螺旋式导料组件与螺旋式喷药组件连接;
所述浓缩外罐(1)还连接有水循环结构;
所述浓缩外罐(1)内壁固定有支撑环(17),所述浓缩内罐(18)内壁固定连接有浓缩内罐(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导料组件包括锥形螺纹导料槽(2)、进浆斗(7)、进水管(15)和分散孔(29),所述锥形螺纹导料槽(2)安装于浓缩外罐(1)顶部,所述锥形螺纹导料槽(2)最上端固定连接有进浆斗(7),所述进浆斗(7)底部均匀开设有分散孔(29),所述锥形螺纹导料槽(2)进液端固定有进水管(15),所述进水管(15)与动力水源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式喷药组件包括锥形螺纹喷管(4)和絮凝剂进料管(13),所述絮凝剂进料管(13)与动力絮凝剂连接,所述絮凝剂进料管(13)出液端固定连接有锥形螺纹喷管(4),所述锥形螺纹喷管(4)设于锥形螺纹导料槽(2)上侧外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架(3)、驱动电机(5)、第二连接轴(6)、第二直刮板(23)和第二横板(24),第一安装架(3)安装于浓缩外罐(1)顶部,所述第一安装架(3)顶部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输出端贯穿第一安装架(3)后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6),所述第二连接轴(6)外壁等间距固定有第二横板(24),所述第二横板(24)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直刮板(23)。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结构包括出水管(11)、循环泵(12)、回流管(16)和液位感应器(30),所述液位感应器(30)安装于浓缩外罐(1)侧壁上,且液位感应器(30)高于支撑环(17)设置,所述循环泵(12)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固定有回流管(16)和出水管(11),所述回流管(16)安装于浓缩外罐(1)侧壁上,所述出水管(11)出液端设于锥形螺纹导料槽(2)进液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6)低于液位感应器(30)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内罐(18)下端设有刮料组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细粒尾矿浓缩絮凝沉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料组件与浓缩内罐(18)贴合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91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