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2224.X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134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康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百事利电动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67;F16F9/32;F16F9/34;F16F9/43;F16F9/54;F16F1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聚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9 | 代理人: | 许松 |
地址: | 2217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强 车辆 减震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具体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现有的电动车的减震器减震效果不佳,且减震器与轮毂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均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不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轮毂轴,包括连接机构,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块,连接块两个侧面均安装有圆柱,圆柱上套设有两个缓冲弹簧,圆柱下方安装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内部安装有液压杆和储液筒,液压杆底端安装有活塞,减震机构下方安装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利用第一卡扣朝第二卡扣移动,对轮毂轴进行夹持固定,利用缓冲弹簧的拉伸和压缩、减震弹簧的压缩以及活塞在储液筒内部滑动来进行减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现有的电动车的减震器一般是两个能够相对移动的伸缩杆和一个弹簧组成,进而利用弹簧产生形变形成缓冲,这种减震器结构简单,减震效果不佳,弹簧所产生的震动不能够有效的抑制,且现有的减震器与轮毂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均是通过插接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不能够适应不同直径的轮毂轴。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强型车辆减震器,包括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对称的两个侧面均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中心处滑动设有圆柱,所述圆柱上套设有两个缓冲弹簧;
所述圆柱下方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上下分布的两个锥形柱,位于上方的所述锥形柱底端安装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内部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第一套筒内部顶端中心处安装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底端安装有活塞,所述活塞上安装有两组环形分布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安装有两个半圆板,位于下方的所述锥形柱顶端安装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内部底端中心处安装有储液筒;
位于下方的所述锥形柱底端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上端转动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设有两个移动块,所述固定箱底端两侧滑动设有两个偏移杆,两个所述偏移杆之间安装有第一卡扣,所述固定箱底端中心处安装有第二卡扣。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顶端中心处安装有固定桩,且电动车主轴通过插设在固定桩内部与连接机构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圆柱垂直设置在限位块中心处,所述圆柱的两端均安装有限位柱,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柱和限位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位于下方的所述限位柱底端与位于上方的锥形柱顶端固定连接,位于下方的所述锥形柱底端与固定箱顶端中心处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上端滑动设置在第一套筒内部下端,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套筒内部顶端和第二套筒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储液筒的外圈。
优选的,所述储液筒内部储存有液态润滑油,所述储液筒顶端中心处开设有插孔,所述液压杆下端插设入插孔内部,所述活塞安装在储液筒内部,所述活塞外圈安装有橡胶套,所述活塞外圈的橡胶套与储液筒内壁接触,所述插孔内部安装有密封环,所述液压杆能够在密封环内圈滑动。
优选的,两组环形分布的所述固定环处于同一圆心,且上下错位分布,一组所述固定环的两个半圆板位于固定环的顶端,另一组所述固定环的两个半圆板位于固定环的底端,所述半圆板上转动设有连接杆,两个所述半圆板上的连接杆两端安装有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所述半圆板上安装有复位弹簧,所述固定环上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复位弹簧固定安装在固定环上的圆形凹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百事利电动车业有限公司,未经徐州百事利电动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22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