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0228.4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94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华福;罗浩然;纪素峰;卢芳婷;黄傲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东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16;A23B7/005 |
代理公司: | 上海复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449 | 代理人: | 林鹏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猕猴桃 常温 存储 保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本发明的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鲜果采摘;(2)热处理:将猕猴桃置于40℃的水中浸泡;(3)第一保鲜处理:将猕猴桃放入第一保鲜剂中浸泡,且在浸泡过程中采用超声波辅助处理;(4)第二保鲜处理:在猕猴桃表面喷施第二保鲜剂;(5)冷处理:采用冷风对猕猴桃进行处理后,自然阴干。本发明的保鲜方法能够抑制猕猴桃呼吸、延缓衰老以及抑制病菌滋生,从而有效保持猕猴桃的品质、避免腐烂,进而有效延长了猕猴桃的常温贮藏期和货架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蔬贮藏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
背景技术
猕猴桃是一种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其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酚类等物质,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被誉为“21世纪水果之王”,深受消费者喜爱,在亚洲具有较大的消费市场,但猕猴桃果实离体后为非呼吸跃变型-呼吸跃变型连续体,且具有典型的浆果特性,皮薄汁多,货架期较短,采后极易腐烂,失去贮藏性,极大地限制了市场流通,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对猕猴桃的贮藏保鲜多集中于物理低温和/或化学防腐,但物理低温需要冷库,但我国由于经济和地域条件限制,难以广泛配套建设冷库,且猕猴桃为冷敏型果实,普通冷藏及不适宜低温很容易诱发冷害,而化学试剂具有毒害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极高重视。因此,急需一种相对安全且可常温存储的猕猴桃保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该保鲜方法通过热处理、两种保鲜剂以及冷处理有机结合,多重防护,能够有效抑制猕猴桃呼吸、延缓猕猴桃衰老以及抑制病菌滋生,从而有效保持猕猴桃的品质、避免腐烂,进而有效延长了猕猴桃的常温贮藏期和货架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猕猴桃常温存储保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鲜果采摘:选取八成熟、无外皮损伤的猕猴桃鲜果,用剪刀剪平果柄后放入果框内,运送至阴凉仓库,散去田间热气;
(2)热处理:将猕猴桃置于恒温水浴锅中,于40℃下进行8-10min的浸泡处理后,自然晾干;
(3)第一保鲜处理:将猕猴桃放入第一保鲜剂中浸泡5-10min,且在浸泡过程中采用超声波辅助处理3-5min,浸泡完成后迅速晾干;所述第一保鲜剂由以下原料组分组成:仙人掌、丁香、艾蒿、素馨花和枯草芽孢杆菌;
(4)第二保鲜处理:在猕猴桃表面喷施第二保鲜剂;所述第二保鲜剂由以下原料组成:壳聚糖、海藻酸钠和阔叶凤尾蕨提取液;
(5)冷处理:采用5-8℃的冷风对猕猴桃进行5-10min的处理后,自然阴干,再将猕猴桃单果分开置于通风的室内贮藏即可。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超声波的温度和功率分别为35℃和150W。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保鲜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仙人掌1-3份、丁香1-3份、艾蒿0.5-1份、素馨花1-2份和枯草芽孢杆菌0.1-0.3份。
进一步的,步骤(3)中,所述第一保鲜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仙人掌、所述丁香和所述艾蒿混合粉碎后,按料液比1g:10-15mL和乙醇混合,于75-80℃中加热回流1-1.5h,抽滤,重复两次,合并两次提取液;
(2)将所得提取液和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后,发酵10-12d,将发酵物抽滤后得发酵液;
(3)将所述素馨花粉碎后,放入蒸馏器中通入水蒸气进行蒸馏,将蒸馏得到的混合物分离后,得到素馨花精油;
(4)将所得发酵液和素馨花精油混合搅拌,即可得到所述第一保鲜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东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东鸣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0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