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400201.5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1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星伊;卢元杰;赵航;逯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9/02 | 分类号: | B64D3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3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动 控制 软管 空中加油 系统 具有 飞机 | ||
本申请属于空中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包括:加油软管、加油接头、阻力伞、电动舵机以及双目视觉传感器。加油接头安装在所述加油软管的一端;阻力伞与所述加油接头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电动舵机同轴套设在所述加油软管上,且靠近所述阻力伞布置,所述电动舵机上安装有气动舵;双目视觉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力伞的内部,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用于将所述阻力伞与受油探头之间的相对位置信号反馈给所述电动舵机。本申请可以通过双目视觉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反馈,利用电动舵机和气动舵对加油软管进行主动控制,辅助开展受油探头与加油接头的对接,显著提升对接效率和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空中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
背景技术
空中加油技术是现代飞机的效能增强器,可有效提升飞机的任务半径和续航时间,以此达到持续和远程威慑。
目前世界各国的空中加油技术分为两种,硬式空中加油和软式空中加油。美军采用硬式加油体制,在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处于主动,由加油员目视控制硬管与受油机进行对接。我国空中加油为软式加油体制,加油时软管放下后在重力和气动力作用下自然飘动,随气流有摆动,靠受油机主动去对接,对于受油机的操控难度很大。这两种空中加油方式中加油员或受油机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和压力都很大。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及具有其的飞机,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本申请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包括:
加油软管,所述加油软管的一端与油箱连接;
加油接头,所述加油接头安装在所述加油软管的另一端;
阻力伞,所述阻力伞与所述加油接头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
电动舵机,所述电动舵机同轴套设在所述加油软管上,且靠近所述阻力伞布置,所述电动舵机上安装有气动舵;
双目视觉传感器,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阻力伞的内部,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用于将所述阻力伞与受油探头之间的相对位置信号反馈给所述电动舵机。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油软管的软管壁中埋有电缆,所述电缆用于为所述电动舵机以及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供电。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油接头与所述加油软管采用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动舵在所述电动舵机上对称安装两个。
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双目视觉传感器在所述阻力伞的内部对称安装两个。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飞机,所述飞机具有如上所述的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
发明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可以通过双目视觉传感器的相对位置反馈,利用电动舵机和气动舵对加油软管进行主动控制,辅助开展受油探头与加油接头的对接,显著提升对接效率和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主动控制软管空中加油系统示意图。
其中:
1-加油软管;2-电动舵机;3-阻力伞;4-气动舵;5-双目视觉传感器;6-加油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4002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