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松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8221.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1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斌;杜广祖;何艳艳;龙晓明;陈聪;陈国华;朱书生;刘屹湘;何霞红;朱有勇;彭跃进;代兴高;朱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2/0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徐畅 |
地址: | 65020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多种 植物 协同 控制 虫害 松林 三七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松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诱集植物的种植:在松林下三七种植带间种植多种诱集植物,每垂直五个三七种植带间种植一条诱集植物带,每种诱集植物在每个诱集植物,诱集植物的种植带规格为:长×宽为5m×1m;(2)诱集植物的管理:按照松林正常的管理方法;(3)发挥多种植物的协同诱集作用以集中诱杀:在三七生长季节,把多种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然后集中杀灭害虫,避免直接在三七上喷洒农药,生产出有机三七。本发明的三七上免喷洒化学农药、生物农药,可生产出不含任何农药残留的三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松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农药以其方便、快捷和高效的特点在害虫防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农药的过量施用或不合理的施用会引起农药残留、害虫抗性增强、天敌数量减少和食品安全等问题(Delomge et al.,2015)。
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ill)F.H.Chen exC.H.】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是常见的人心脑血管疾病药剂的主要原料。三七由于生长周期较长,因而在种植过种中受到许多害虫的危害,而化学农药的施用是控制三七害虫的重要措施。然而,农药的大量和不科学的施用,不仅影响了三七的品质安全,而且还会引起害虫抗药性的增强。为了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利用诱集植物生态防治害虫已引起了广泛关注。诱集植物的开发应用不仅能减少病虫害减少害虫的发生,蓄积天量天敌,增加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从而能有效减少化学杀虫剂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及农业绿色安全生产的迫切需求,诱集植物在害虫防治中日愈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当前国内外有关诱集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棉花(Marshall,2016;Castle,2006)、豆类(JavidJoshi,1995;Rust,1977;Sharma et al,2016)、马铃薯(DanduandKnudsen,2016)、蔬菜(Ahuja,2015;Soergel,2015;Hauer,2016)、桃子等果树((Akotsen-Mensah,2017)和茶叶等(梁齐等,2015)作物害虫。尤其是在茶叶害虫的防治中,利用诱集植物已成为有效控制农药残留、保障茶叶安全的重要措施。研究发现,野茼蒿能诱捕三七斜纹夜蛾成虫产卵、白酒草能引诱三七温室白粉虱取食、爵床子能诱集铜绿丽金龟等金龟子类害虫、肖樊天花能诱捕叶甲类害虫取食。
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的植物、单一的害虫或多种植物只诱集同一种害虫。然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是存在着多种昆虫,因此在思茅松林下三七种植系统中实际是多种虫害并存,而为了控制虫害,喷施化学农药或生物农药仍是控制害虫的重要措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没有农药残留的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松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利用多种诱集植物协同控制虫害的松林下三七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诱集植物的种植:在松林下三七种植带间种植多种诱集植物,每垂直五个三七种植带间种植一条诱集植物带,每个种植条带的诱集植物依次为野茼蒿、白酒草、爵床子、肖樊天花,每种诱集植物在每个诱集植物,诱集植物的种植带规格为:长×宽为5m×1m;
(2)诱集植物的管理:按照松林正常的管理方法;
(3)发挥协同诱集作用以集中诱杀:在三七生长季节,把多种害虫引诱到诱集植物上,然后集中杀灭害虫,生产出三七。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的三七种植带间为长×宽为20m×2m。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按照林下正常的肥水管理,林下腐殖土壤营养丰富,因此诱集植物播种后无需施用化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8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