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96995.2 | 申请日: | 2022-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00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 发明(设计)人: | 鲍守骏;何水枝 | 申请(专利权)人: | 鲍守骏 |
| 主分类号: | B24B29/02 | 分类号: | B24B29/02;B24B27/02;B24B55/06;B24B27/00;B24B55/12;B24B4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200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铁 平台 表面 抛光 处理 系统 | ||
1.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包括:
待抛光平台(1);
支撑杆(2),对称设置于所述待抛光平台(1)左右两侧;两个支撑杆(2)之间靠近上端边缘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4);
行走单元(3),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下端面;
控制器(7),固定连接于左侧所述支撑杆(2)左侧外表面上端中间偏上位置;以及
抛光处理机构(5);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抛光处理机构(5)设置于两支撑杆(2)之间中间偏上位置,能够对待抛光平台(1)表面进行抛光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处理机构(5)包括活动板(51);所述活动板(51)设置于两支撑杆(2)之间中间偏上位置;所述活动板(51)内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放置腔(52),且所述放置腔(52)贯穿活动板(51)下表面;所述放置腔(52)内部设置有活动壳体(53);所述活动壳体(53)前侧外表面中间位置贯穿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轴(54),且所述第一转动轴(54)的一端贯穿活动壳体(53)后侧外表面延伸至其外部;所述第一转动轴(54)前后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齿轮(56);所述放置腔(52)下表面对应齿轮(56)的位置均固定连接有齿条(512),且所述齿条(512)与齿轮(56)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动轴(54)外圆面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蜗轮环(55);所述活动壳体(53)内腔体上表面中间偏右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57);所述第一电机(5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蜗杆(58),且所述蜗杆(58)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活动壳体(53)下表面上;所述蜗杆(58)与蜗轮环(55)啮合连接;所述活动壳体(53)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13);所述固定块(513)下端外表面中间位置嵌入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510);所述第二电机(510)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抛光轮(5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13)外表面靠近下端边缘位置设置有吸尘机构(59);
所述吸尘机构(59)包括挡尘壳体(591);所述挡尘壳体(591)固定连接于固定块(513)外表面靠近下端边缘位置;所述挡尘壳体(591)上端外表面中间偏前位置开设有集尘口(592);所述挡尘壳体(591)上端外表面对应集尘口(592)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集尘腔(593);所述集尘腔(593)内表面固定连接有除尘袋(594);所述固定块(513)左侧外表面中间偏上位置通过销杆固定连接有抽吸泵(595),且所述抽吸泵(595)的抽吸口贯穿固定连接于集尘腔(593)上端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壳体(53)在放置腔(52)内移动至最左端或最右端时,挡尘壳体(591)与较近的支撑杆(2)之间保持8~1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灰墨铸铁平台表面抛光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尘壳体(591)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刷毛(59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鲍守骏,未经鲍守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699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