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真空绝热板和保温产品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4876.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95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运;林礼煌;江正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65 | 分类号: | F16L59/065;F16L59/02;F25D23/0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迪 |
地址: | 364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绝热 保温 产品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包括上膜、下膜和芯材;所述下膜为如上所述的下膜;所述芯材填充在容置腔内,所述上膜与下膜的平面熔接,以在芯材的上表面外侧形成一圈热封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温材料,尤其涉及真空绝热板。
背景技术
真空绝热板(VIP板)是真空保温材料中的一种,是由填充芯材与真空保护表层复合而成,它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因此导热系数可大幅度降低,可以达到0.002-0.004w/m.k,为传统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1/10。
真空绝热由芯部隔热材料,气体吸附剂、干燥剂和阻隔膜组成。通过对芯材与阻隔膜抽真空,通过减少绝热板内部气体的热传递从而达到保温效果。
真空绝绝热板的现有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先将阻隔膜制成一面开口的袋子,再将由玻璃纤维制作成的芯材放入袋中,将整体放入真空室内抽真空,达到所需的真空度后对封边进行加热封口。
现有技术的缺点:
1.抽真空难:为了得到比较导热系数比较小的真空绝热板就必须对阻隔膜内部抽真空到比较低的一个真空度,而当抽到一定真空度后,气体从袋子中出来是通过气体分子的自由运动随机从袋子内出来(并非通过压力差流出),由于阻隔膜只有单边开口,所以抽真空流导小且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所需真空度,影响效率且真空度亦不好保证。折边破坏阻隔膜的结构,造成漏率;通过现有技术对阻隔膜进行抽真空封装势必会在真空绝热板的四周中间形成封边,如图1,在真空绝热板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将真空绝热板贴附于冰箱外壳或其他冷藏设备的表面,因此这种需要先将这种封边折至绝热板的表面使其形成一个规则的形状。而由于阻隔膜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对阻隔膜进行折叠这一过程就会使阻隔膜形成一些微小的气孔,使外部的气体进入,对真空绝热板的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当形成比较大的漏率时会使绝热板进入大量气体,导热系数大大增加而直接失效。
2.封边过长:由于玻璃纤维制成的芯材具有较高的蓬松度,为了满足装袋工艺,必须将袋子做得比较大,才能将芯材放入袋子,而袋子在抽真空压缩后必然就会形成比较长的封边。这样的制作工艺也就造成了对阻隔膜材料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依靠折叠的方式形成出容置芯材的腔室。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一边的平面方向内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所述两条第一边和两条第二边分别相向翻折后包围出容置芯材的容置腔;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再背向翻折,使得所述翻折部分分为容置腔的侧壁和与上膜熔接的平面;
所述第一边和第二边的翻折部分在容置腔的四个角处分别形成一向外延伸的重叠部分;所述重叠部分向着靠近第二边的平面方向外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真空绝热板的下膜,所述下膜具有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一边和相向设置的两条第二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赛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48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