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92151.0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3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涛;吴昊;李想;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B02C18/12;B02C18/18;B30B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221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活性 成分 分离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分离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设备,包括切碎机构,挤压机构,离心机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筒,挤压筒上设有伸缩电机、第一输入口、转动盘、第二旋转电机、第一输出口,伸缩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挤压板,第一输入口与切碎机构连通,转动盘连接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导流板的两端分别连接转动盘和第一输入口;离心机构包括离心筒,离心筒上设有第三旋转电机,离心筒内连接分离筒,分离筒固接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分离筒上设有出液孔和输入管,输入管的末端连接第一输出口,离心筒连接有引流管和收集筒;利用本发明的分离设备,得到杂质少的活性成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植物体内的物质除水分、糖类、蛋白质类、脂肪类等必要物质外,还包括其次生代谢产物,如萜类、黄酮、生物碱、甾体、木质素、矿物质等,这些物质对人类以及各种生物具有生理促进和抑制作用,故名为植物活性成分,目前,世界各国对天然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物的需求量逐年攀升,对天然来源的生物提取物的质量品质也越来越关注,现有技术普遍通过粉碎机或者挤压机对植物进行粉碎和挤压,并添加提取液来分离和提取植物活性成分,提取的过程中杂质会随提取液一道出来,使提取液呈混悬状态,植物活性成分杂质多。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设备,包括切碎机构,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挤压筒,所述挤压筒的顶壁设有伸缩电机,所述伸缩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挤压筒的顶壁,并且固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筒的侧壁上设有第一输入口,所述第一输入口与所述切碎机构连通设置,所述挤压筒内部底壁上第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转动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末端连通所述第一输入口,所述挤压筒的底端设有第一输出口;
所述分离设备还包括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离心筒,所述离心筒的底壁设有第三旋转电机,所述离心筒内设置有分离筒,所述分离筒的底壁设置有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分离筒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出液孔,所述分离筒上连通设有输入管的一端,所述输入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离心筒顶部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口,所述离心筒的底端连通设有引流管的一端,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收集筒。
优选的,所述切碎机构包括切碎桶,所述切碎桶的顶端设有进料口,所述切碎桶的底壁设置有第一旋转电机,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切碎桶底壁,并且位于所述切碎桶内的所述输出轴上固接有切刀,所述切碎桶的底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第一输入口。
优选的,所述切碎桶的底壁设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切刀的底端设有尖刀,所述尖刀的底端抵接所述凹槽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处设有通道的一端,所述通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口,所述通道内活动设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包括多个传送轴以及传动连接在多个传送轴之间的带体,所述带体上设有向传送轴方向凹陷的半球型凹口。
优选的,所述输入管上设有超声波换能器。
优选的,所述转动盘的直径大于所述加压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有所述出液孔上均设有滤膜。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的底壁上设有若干插柱,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若干插孔,所述插孔内一一对应且可拆卸卡接有所述插柱。
优选的,所述分离筒的顶端转动连接有筒盖,所述筒盖上设有所述输入管,所述筒盖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离心筒的侧壁抵接。
优选的,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阶梯型架体结构,所述切碎桶、所述挤压筒位于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底座顶面,所述离心筒设于所述底座底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92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