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免时效高铍铜带材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9957.4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527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2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华;岳丽娟;焦晓亮;崔书辉;韩俊刚;赵红运;饶晓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8/02 | 分类号: | C21D8/02;C22C1/03;C22C9/00;C22F1/08;C22F1/02;B21B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专利中心 11215 | 代理人: | 彭霜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硬度 时效 高铍铜带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强度高硬度的免时效高铍铜带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高铍铜带材的化学成分进行配料;
所述配料包括铍铜母合金、电解铜、电解镍和电解钴;所述铍铜母合金中的铍的质量百分数为4~10%;
步骤二、先将电解铜、电解镍和电解钴加入非真空感应电炉中后升温至1180~1240℃,直至完全熔化后在熔液表面铺5~15mm厚的石墨鳞片覆盖剂,再加入铍铜中间合金后向炉体底部的透气耐火砖通入氩气,静置20~30分钟后,出炉并于1170~1190℃下浇铸,得到合金熔液;
步骤三、将合金熔液通过带有过滤网的流槽进入中间包,再经中间包浇铸到结晶器内,于1170~1190℃进行半连续铸造,得到铍铜合金锭;
步骤四、将铍铜合金锭在810~840℃下保温15~18小时后进行热轧,得到铍铜带坯;
步骤五、在第一混合气体保护下,将铍铜带坯在570~590℃进行退火处理,保温6~8小时后使用冷却水冷却至40℃以下出炉;
步骤六、对出炉后的铍铜带坯依次进行铣面和多次冷轧;
步骤七、将冷轧后的铍铜带坯在580~590℃进行中间退火,保温6~8小时后使用冷却水冷却至35℃以下出炉;
步骤八、将经过步骤七处理后的铍铜带坯进行多次冷轧和清洗;
步骤九、将经过步骤八处理后的铍铜带坯通过立式连续淬火炉,在第二混合气体保护下,淬火炉温度保持在760~790℃,带坯速度保持在10~38m/min进行固溶处理;
步骤十、将固溶处理后的铍铜带坯进行多次精轧,轧至成品尺寸后清洗;
步骤十一、将经过步骤十处理后的铍铜带坯通过立式连续时效炉,在第二混合气体保护下,时效炉温度保持在360~410℃,带坯速度保持在5~10m/min进行时效处理后通过拉弯矫直机组和分条机组分条进行精整,得到高强度高硬度的免时效高铍铜带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铍铜带材的化学成分包括铍、镍、钴、铁和铜;
所述铍、镍、钴、铁和铜的重量百分数满足如下条件:
铍,1.8~2.1%;
镍+钴,0.2~0.5%;
镍+钴+铁<0.6%;
其余为铜和不可避免的微量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铍铜带材包括QBe2.0铍铜和C17200铍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熔化时间为60~200min,保温时间60~120min,出炉温度为1180~1240℃;
步骤三中,所述半连续铸造的速度60~100mm/分钟,冷却水流速10~15m3/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热轧的道次为9道次,第一道次加工率为14~15%,后面每个道次加工率为20~28%,热轧的总加工率为90~9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第一混合气体包括氢气和氮气,氢气占第一混合气体体积的22~24%;
步骤九和步骤十一中,所述第二混合气体包括氢气和氮气,氢气占第二混合气体体积的72~7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六中,所述铍铜带坯的上下表面的铣削量为0.5~1mm,单边的铣削量为5~10mm,铣削速度小于4m/min,铣削后的精度为纵向厚度公差±0.05mm,横向厚度公差为±0.03mm;
所述冷轧的道次为7~8道次,单次冷加工率为10~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八中,所述冷轧的道次为3道次,单次冷加工率为15~30%;
步骤十中,所述精轧的道次为2~3道次,单次冷加工率为12~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夏中色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99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