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健防臭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87202.0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6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沈龙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嘉俊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3/13 | 分类号: | C04B33/13;C04B33/16;C04B33/24;C04B41/90;C09D163/02;C09D7/63;D01F9/08;D01F1/08;C04B41/80;C03C8/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29400 广东省江门***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健 防臭 瓷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保健防臭瓷砖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瓷砖技术领域。本发明先对瓷砖坯体进行预处理,增强表面粘着性;接着,以硝酸银为外相溶液、以聚苯乙烯微球为内相溶液纺丝,经高温煅烧下,形成多孔中空结构纳米膜;然后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形成纳米氧化锌籽晶层,再于锌‑铜源混合溶液中继续生长,形成防臭层,生成电子传递链,可产生活性氧,使细菌窒息而阻止细菌新陈代谢,然后依次包覆釉质层、改性树脂层,其中,改性树脂层由6,7‑二羟基‑4‑杂庚基胺、环氧树脂、2,6‑二羟基‑5‑氯‑4‑嘧啶甲酸甲酯和全氟烷基乙基溴制得,形成疏水性树枝状化合物。本发明制备的保健防臭瓷砖具有防臭、抗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瓷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健防臭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等问题,因此保健瓷砖出现人们的视野中,传统带有保健功能的瓷砖,诸如能够施放负离子等功效的瓷砖,实际在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达到宣传中的效果,这是因为上述瓷砖中所述的功能性添加物一般都是加入到砖坯中,而瓷砖的表面必须做封釉处理,很难发挥功效,因此本发明将远红外辐射料与面浆混合,将其添加于釉质层中。
此外,保健瓷砖由于防水性能较弱,并且常年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受水体冲刷、粉尘或者其他悬浮颗粒的污染黏附导致墙体受潮、生霉,内部积水严重,易滋生大量细菌,从而产生臭味,极大的破坏了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观感,每年都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清洗、修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健防臭瓷砖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保健防臭瓷砖,从上至下依次为改性树脂涂层、釉质层、防臭层、瓷砖坯体;所述瓷砖坯体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粘土50~70份、高岭土30~40份、镁电气石10~20份、石英15~30份、氧化镁1~5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
进一步的,所述防臭层由以下方法制得,先对陶瓷坯体进行等离子体脉冲轰击预处理,然后以硝酸银溶液为外相溶液、以聚苯乙烯微球溶液为内相溶液,纺丝、高温煅烧得纤维膜瓷砖坯体;再利用脉冲激光沉积得纳米氧化锌籽晶层,然后置于锌-铜源混合溶液中获得防臭层。
进一步的,所述釉质层由面浆烧结制得;所述面浆按重量份数计,包括硅石矿30~40份、轻质碳酸钙6~15份、白泥50~60份、石英砂30~50份、氧化镁1~5份、羧甲基纤维素1~3份、远红外辐射料30~40份、蒸馏水50~60份。
进一步的,所述远红外辐射料为氧化铝、二氧化钛、氧化镁、二氧化锆或二氧化硅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树脂涂层由6,7-二羟基-4-杂庚基胺、环氧树脂、2,6-二羟基-5-氯-4-嘧啶甲酸甲酯和全氟烷基乙基溴制得。
进一步的,一种保健防臭瓷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1)将瓷砖坯体置于等离子体枪下,抽真空至1×10-3~5×10-3Pa,脉冲3~7次,得预处理瓷砖坯体;以硝酸银纺丝液为外相溶液,以聚苯乙烯微球纺丝液为内相溶液,距离预处理瓷砖坯体15~20cm纺丝至膜层厚度为20~40μm,然后以2~5℃/min升温至500~550℃,煅烧2~5h,得纤维膜瓷砖坯体;
(2)将纤维膜瓷砖坯体置于分子激光器中,抽真空至1×10-4~5×10-4Pa,加热至300~350℃,采用高纯锌靶,纤维膜瓷砖坯体与高纯锌靶间距为5~10cm,以30~70sccm通入氧气至压力为2~6Pa后,沉积5~11min后,得籽晶层瓷砖坯体;将籽晶层瓷砖坯体浸泡于籽晶层瓷砖坯体质量4~12倍的锌-铜源混合溶液中,70~90℃下静置2~5h后,捞出,用去离子水洗涤5~10次,于70~80℃干燥30~42min后,200~250℃煅烧3~6h得防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嘉俊陶瓷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嘉俊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720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