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6002.3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陈炉朝;张东;屈桂立;耿志斌;戴畅畅;周学荣;孙光辉;高大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10 | 分类号: | B66B17/10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许瑞祥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悬挂 式坐梯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墙壁挂式作业技术领域。该可悬挂式坐梯,包括正方体框架和板材,所述正方体框架上设置有板筋,所述板材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钩左侧上下方共设有四套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该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设计结构简单,一人可轻松操作,安全可靠,无论是使用性、还是安全性同现有技术比较都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保证了作业人员在高处悬挂作业时有立足处,极大降低了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且人员坐立便于维修操作简便,速度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墙壁挂式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矿石的需求量逐年递增,井下矿石开采已经普遍化。井下开采矿石是通过一些列的工序后利用矿车将矿石运至料仓下放至各点,通过皮带运输至箕斗将矿石提升至地表。对于井下开采矿石每个料仓都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由于长期生产料仓内部板材损坏不断增加。
井下料仓在矿山生产中作为一种矿石储存的必须体,再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料仓内部损坏,如不及时维修,矿石将直接冲击仓壁,将导致仓壁薄弱上口坍塌,而且还会坠落造成设备损坏和人身伤害,将导致整个产线全部停产,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目前,由于井下料仓结构及现场条件等缺陷和不足,无法搭设固定平台用于长期维修使用,导致维修困难,危险系数高,检修效率低。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料仓结构问题现场没有固定检修平台作业人员高处悬空检修困难;
(2)料仓深度12米作业人员采取传统登高梯,人员站在登高梯上进行检修作业时登高梯摆动大重心及立足点不稳,危险系数高;
(3)登高梯左右没有防护作业人员高处作业无依靠须一只手扶稳方能检修作业,造成单手操作,检修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目前,由于井下料仓结构及现场条件等缺陷和不足,无法搭设固定平台用于长期维修使用,导致维修困难,危险系数高,检修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包括正方体框架和板材,所述正方体框架上设置有板筋,所述板材的顶部设置有挂钩,所述挂钩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挂钩左侧上下方共设有四套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相互配合设置的锁紧螺杆和锁紧螺母,所述锁紧螺杆左端面设置有手柄,所述挂钩的下方设置有两个60度拉筋,所述60度拉筋与正方体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正方体框架的两侧设置有支撑筋,两个挂钩的上部设置有第一横拉筋,两个挂钩的中部设置有第二横拉筋。
一种可悬挂式坐梯的使用方法,包括上述所述的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具体操作如下:
S1、先将悬挂式坐梯紧固机构通过手柄逆时针旋转松至最大,保证挂钩有足够空间;
S2、将挂钩挂在板材上;
S3、通过手柄顺时针旋转经过锁紧螺母使锁紧螺杆顶住板材保证挂梯稳定牢固;
S4、人员坐在正方体框架板筋上保证60度拉筋和支撑筋在二腿内侧,固定作业人员,保证人员立足。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可悬挂式坐梯及其使用方法,设计结构简单,一人可轻松操作,安全可靠,无论是使用性、还是安全性同现有技术比较都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保证了作业人员在高处悬挂作业时有立足处,极大降低了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且人员坐立便于维修操作简便,速度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6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