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3366.6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03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范英杰;魏显坤;杨兴国;唐腊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B66F7/06 | 分类号: | B66F7/06;B66F7/08;B66F7/28;B66F17/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方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85 | 代理人: | 景丽娜 |
地址: | 4015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检测 维修 智能 控制 装置 | ||
1.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包括有机架(1)、万向轮(2)、液压缸(3)、剪刀形升降架(4)、第一轮子(5)、橡胶把手(6)和升降板(61),机架(1)的左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转向的万向轮(2),机架(1)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用于辅助移动的第一轮子(5),机架(1)的上部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抬升汽车的升降板(61),升降板(61)与机架(1)之间设置有剪刀形升降架(4),机架(1)的右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位于万向轮(2)右方的液压缸(3),液压缸(3)的伸缩件与剪刀形升降架(4)相连,机架(1)的右侧连接有用于抓握的橡胶把手(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牵引机构(7)和承托机构(8),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拉动汽车的牵引机构(7)和用于支撑操作人的承托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牵引机构(7)包括有电机(71)、蜗杆(72)、蜗轮(73)、第一支架(74)、转轴(75)、钢绳(77)和拖车钩(78),机架(1)的右部上侧前后对称式连接有第一支架(74),两个第一支架(74)的上部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75),转轴(75)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绕线轮,绕线轮上绕接有钢绳(77),两根钢绳(77)的左端之间连接有拖车钩(78),转轴(75)的中部连接有蜗轮(73),机架(1)的右部上侧安装有用于动力输出的电机(71),电机(7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与蜗轮(73)啮合的蜗杆(7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承托机构(8)包括有承托板(82)和第二轮子(83),机架(1)的下部前后两内壁均开有用于导向的导向槽(81),两处导向槽(81)之间滑动式设有承托板(82),承托板(8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两个第二轮子(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稳定承托板(82)的锁定机构(9),锁定机构(9)包括有卡齿(91)、导向块(92)和第一滑动块(93),承托板(8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导向块(92),导向块(92)上开有滑槽(94),滑槽(94)的形状为L形,滑槽(94)上滑动式设有第一滑动块(93),机架(1)的下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用于卡住第一滑动块(93)的卡齿(9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顶起装置整体的顶起机构(10),顶起机构(10)包括有第二支架(101)、空心转轮(102)、螺母(103)、螺杆(104)、连接架(105)和弹性件(106),机架(1)的中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第二支架(101),第二支架(101)的上部左右两侧均转动式设有空心转轮(102),空心转轮(102)的下侧连接有与第二支架(101)转动式配合的螺母(103),螺母(103)上螺纹连接有与第二支架(101)滑动式配合的螺杆(104),在前后两侧的两个空心转轮(102)中,同侧两个空心转轮(102)的顶部偏心处之间转动式设有连接架(105),连接架(105)的支架部位处于剪刀形升降架(4)开合的行程路径上,连接架(105)与第二支架(10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1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检测与维修智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用于支撑操作人背部的背部支撑机构(11),背部支撑机构(11)包括有支板(111)、转动板(112)、导向架(113)、丝杆(114)、调节把手(115)和第二滑动块(116),承托板(82)的顶部前后两侧均连接有位于导向块(92)右方的支板(111),两块支板(111)的中部之间转动式设有用于支撑操作人背部的转动板(112),承托板(82)的右侧连接有导向架(113),导向架(113)上转动式设有丝杆(114),丝杆(114)的顶部连接有调节把手(115),丝杆(114)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与导向架(113)滑动式配合的第二滑动块(116),第二滑动块(116)用于支撑转动板(112),第二滑动块(116)与转动板(112)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开放大学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3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