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210382911.X | 申请日: | 2022-04-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1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常程;姬忠礼;吴小林;张佳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1D46/56;B01D46/88;C10L3/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许曼;贾磊 |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聚结 过滤 分离 设备 | ||
1.一种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器及所述过滤器连通的聚结器;
所述过滤器、所述聚结器中设置有滤芯支撑装置及颗粒物浓度检测器;
其中,滤芯支撑装置包括:管板、多个升降气管、多个第一阀门及;
所述管板具有多个通孔,所述管板设置于所述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的内壁上;
所述升降气管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通孔的一侧开口上,所述升降气管的另一端固定有滤芯,所述升降气管连接控制系统,用于在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下进行升降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滤芯移动;
所述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通孔中或设置于所述通孔周围的管板中,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数据处理系统,用于在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以调整滤芯的接入量;
所述颗粒物浓度检测器可滑动的设置于聚结器的内壁中,用于检测各滤芯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
颗粒物浓度检测器包括:一对光检测组件、控制器及滑轨,其中,每对光检测组件包括光信号发射组件及光信号接收组件;
滑轨设置于聚结器的内壁上,光检测组件可滑动的设置于滑轨上;
控制器连接光检测组件,用于控制光检测组件滑动以锁定一排待检测滤芯,逐一开启该排待检测滤芯中的一滤芯的第一阀门,控制光信号发射组件发射光信号;
所述颗粒物浓度检测器连接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所述数据处理器系统用于根据光信号接收组件检测到的光强以及光强与颗粒物浓度之间的定量关系,确定该滤芯的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比较该滤芯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与正常工作时滤芯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当该滤芯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不在正常工作时滤芯出口处的颗粒物浓度范围内时,控制异常滤芯相关的第一阀门关闭,以阻断异常滤芯的进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系统,连接位于所述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入口处的流量设备,用于接收所述流量设备测得的流量,根据所述流量设备测得的流量及滤芯的正常处理流量,确定滤芯的接入量,根据所述滤芯的接入量,开启或关闭第一阀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根据所述流量设备测得的流量及滤芯的正常处理流量,确定滤芯的接入量,包括:
利用所述流量设备测得的流量除以滤芯的正常处理流量,并进行向上取整,得到滤芯的接入量。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系统还用于记录滤芯的接入时长,若滤芯的接入时长超过预定值,则根据预设调整策略及滤芯的接入量,开启其他第一阀门并关闭当前接入滤芯对应的第一阀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连接升降气管,用于接收控制命令,根据所述控制命令控制相应升降气管进行升降移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管包括固定管及活动管;
所述固定管具有一环空腔,所述固定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管板中;
所述活动管可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管的另一端的环空腔中;
所述管板具有进液口及连通管路,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控制系统,所述连通管路连通所述环空腔;
若控制命令为升命令,则所述控制系统向所述进液口注入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所述连通管路进入环空腔,所述活动管在液体压作用下进行上升运动;
若控制命令为降命令,则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进液口及所述连通管路回收环空腔内的液体,所述活动管在液体压力作用下进行下降运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管还包括:密封圈;
所述固定管的环空腔内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凹槽中。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聚结过滤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气管还包括:第二阀门,设置于连接所述环空腔的连通管路中,用于在所述数据处理系统控制下开启或关闭,以选定执行升降运动的升降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291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