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杆菌Bacteroides caecimuris在制备治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81303.7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22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旭东;徐强;罗康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41 | 分类号: | A61K35/741;A61P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杆菌 bacteroides caecimuris 制备 治疗 损伤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拟杆菌Bacteroides caecimuris菌在制备治疗肝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叙述了一种拟杆菌Bacteroides caecimuris菌具有显著的肝脏保护作用。本发明研究了Bacteroides caecimuris菌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损伤中的功能。结果显示Bacteroides caecimuris菌能够明显改善CCl4导致的肝细胞坏死和炎性细胞的浸润,改善肝组织损伤,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并且抑制肝组织中的炎症因子表达(IL‑1β、TNF‑α)。因此,Bacteroides caecimuris菌对于肝损伤的相关疾病,特别是对免疫性和化学性因素诱导的肝脏转氨酶升高、炎症因子表达增多、肝组织细胞坏死等损伤有着显著的疗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杆菌Bacteroides caecimuris,它能够改善四氯化碳(CCl4)造成的肝损伤。
背景技术
肝损伤的研究现状
肝脏是体内重要的实质性器官,负担人体的重要生理功能。目前,各种原因导致的肝损伤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常见的肝损伤原因包括:化学性肝损伤、免疫性肝损伤、酒精性肝损伤、药物性肝损伤等等。各种肝损伤的发病原因和机制各有不同,但都是对肝脏组织和肝细胞造成了难以逆转的损害,严重的时候肝功能极度受损,会危及生命。
化学性肝损伤常见的有一些化学毒物,例如CCl4、D-氨基半乳糖、亚硝胺等引起。这些化学毒物可以蓄积在肝组织中,促进肝脏部位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导致炎症反应持续进行,增加肝脏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产生肝纤维化与肝细胞坏死。
免疫性肝损伤常见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病毒性肝炎免疫性肝损害的病人体内。免疫性肝损伤的主要参与细胞是CD4 T细胞与自然杀伤T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在病人体内大量活化,释放大量致炎细胞因子,进一步激活体内的其它炎症细胞,如单核细胞、kupffer细胞等等,最终在肝脏部位造成过度激活的炎症反应,损伤肝实质细胞。
酒精性肝损伤是由于过量长期过量饮酒导致。乙醇进入体内,主要的代谢途径是在肝脏内将乙醇转变为乙醛,再使乙醛转化为乙酸,进行代谢。乙醛可诱导肝脏发生氧化应激,损害线粒体和微管,可以诱导肝细胞发生凋亡或坏死。
药物性肝损伤常见于对乙酰氨基酚、利福平、异烟肼等临床常用药,在病人体内引发的肝脏转氨酶升高,肝组织炎症坏死等。主要是由于这些药物在肝细胞中激活了线粒体氧化应激,导致钙稳态失衡,增加了促炎信号而抑制了抗炎信号,最终导致肝细胞坏死。
肝损伤的治疗
虽然上述肝损伤的产生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一致的病理现象,包括AST、ALT转氨酶升高,肝组织产生大量炎症因子,肝细胞变性、凋亡或坏死等等。这些病理现象在各种肝损伤中都很常见,因此,临床上治疗肝损伤也大都使用的是降低转氨酶、降低炎症的相关药物。但由于这些抗肝损伤的药物也绝大部分是经由肝脏代谢的,这对于已经发生肝损伤的病人来说,无疑加重了他们的肝脏负担,让本就损伤的肝脏不堪重负,并且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肝损伤药物的使用时间都比较长,有可能保护性作用还未发挥就会带来新的副作用,加剧肝脏损伤,因此需要寻找新的治疗方式和手段,来改善肝损伤。
肠道菌群在肝损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肝脏具有肝动脉和肝静脉的两重血供。其中,肝门静脉系统主要接收肠道血液并汇聚至肝脏,从而使得肠道与肝脏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形成肝肠循环,例如胆盐就是通过肝肠循环,从小肠回到肝脏再利用的。近年来,随着肝肠轴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在慢性肝功能损伤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菌群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菌群的过度生长、菌群异位、肠粘膜通透性增加以及免疫功能受损都能对肝功能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13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固体胺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管外热源式化盐及储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