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培养复发胃癌类器官的培养基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0380157.6 | 申请日: | 2022-04-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61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柏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诺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5/09 | 分类号: | C12N5/09;C12N5/071;C12Q1/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华启核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39 | 代理人: | 余昌昊 |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培养 复发 胃癌 器官 培养基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发性胃癌肿瘤类器官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通过调整培养基各组分的含量,能够实现对复发性胃癌肿瘤样本的类器官培养,提高胃癌类器官培养成功率,缩短培养周期,降低培养成本,并且为揭示复发性胃癌发病机理和筛选抗癌药物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复发性胃癌类器官的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胃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目前其新发病例数全球每年约100万余例,位居所有肿瘤第6位;全球每年因胃癌致死病例数约76万余例,位居所有肿瘤第3位。胃癌的治疗手段有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仅32%,其中局部、区域和远处转移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0%,32%和6%。影响胃癌患者生存和预后的最重要因素是初次治疗后的肿瘤复发,一旦胃癌复发,患者生存率直线下降。而临床上超过60%的胃癌患者在根治性手术后会复发,且复发高峰期在术后两年内。胃癌复发后的治疗相较初诊时难度增加,依据指南采用的方案,于大部分胃癌复发患者治疗效果欠佳,而方案的副作用往往使进一步更换治疗方案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善复发性胃癌的治疗效果,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是胃癌治疗领域的重点和难点,而肿瘤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是重要的潜在方向。
目前普遍应用的肿瘤精准治疗疗效预测工具是基因测序,然而依据基因变异指导复发性胃癌治疗的价值非常有限。肿瘤类器官(tumor organoid)是由患者肿瘤组织体外培养而来的类器官。肿瘤类器官能在病理学形态、基因变异、染色体稳定性和肿瘤异质性等方面忠实模拟所对应患者体内肿瘤,因此肿瘤类器官是指导肿瘤精准治疗的绝佳工具。目前原发胃癌类器官培养体系已被成功建立,中国香港玛丽医院Helen H.N.Yan等于2018年建立了胃癌类器官生物样本库,并证明胃癌类器官可体现胃癌异质性,具有药物筛选价值,但原发胃癌培养成功率仅为50%左右。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医学院的Toshiro Sato改良了原发胃癌培养方法,培养成功率从54%上升到74%。而复发肿瘤与原发肿瘤有较大的差异,一般原发肿瘤培养基能培养极少数复发肿瘤类器官,成功率往往在10%左右,因此复发性胃癌的肿瘤类器官的稳定高效培养是一大挑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研究报道,这对肿瘤类器官指导复发性胃癌精准治疗造成明显障碍。
发明内容
本专利发明成功构建了高效的复发性胃癌肿瘤类器官培养基,利用该系列培养基,复发胃癌类器官的培养成功率可高达70-80%,为肿瘤类器官用于指导复发胃癌精准治疗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宜复发胃癌类器官培养的培养基,进而获得复发胃癌类器官,以便能够研究复发胃癌发病机制和病程以及筛选相关抗癌药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复发胃癌的类器官培养基,所述培养基成分包括如下成分:
DMEM/F12培养基,抗坏血酸(1-100mg/L),L-Glutathine(1-100mg/L),亚硒酸钠(0.002-0.5mg/L),乙醇胺盐酸盐(2-200mg/L),偏钒酸铵(1×10-4-20×10-4mg/L),四水合氯化锰 (5×10-5-50×10-5mg/L),β-巯基乙醇(0.01-50mM),BSA(0.1-10%)。
R-spondin 1(50-1000ng/ml),Noggin(10-200ng/ml),GlutaMAX Supplement(1×),N2: B27(0.1-2),HEPES(1×),烟酰胺(1-100mM),NormocinTM(1×),N-乙酰半胱氨酸(0.1-100mM)。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中还包括A83-0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A83-01浓度为0.1-50μM。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中还包括N-亚基二乙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N-亚基二乙胺浓度为 0.1-100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诺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诺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801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发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