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6410.0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631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光;白杰;李成杰;申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6 | 分类号: | G06Q30/06;G06T19/00;G06T19/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源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7 | 代理人: | 郑晓斐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处理 vr 场景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接收到用户针对当前VR场景的对象编辑指令时,确定编辑指令指向的目标对象和目标属性,目标对象为当前VR场景中包含的对象;获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目标全景图像中包含的目标对象具有目标属性,且目标对象之外的其他对象在目标全景图像中的属性与其在当前VR场景中的属性一致;将构成当前VR场景的当前全景图像替换为目标全景图像,生成更新后的VR场景;呈现更新后的VR场景。可以更灵活地响应用户需求,使用户可以直观地感受VR场景中对象在不同属性下的呈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场景又称为全景场景,是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基于全景图像构建的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场景。可以通过720°的视角更逼真、更全面的呈现立体场景。目前已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家具展示、旅游景点展示、虚拟展厅、数字博物馆等,再例如VR汽车和VR看房。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包括:响应于接收到用户针对当前VR场景的对象编辑指令,确定对象编辑指令指向的目标对象和目标属性,目标对象为当前VR场景中包含的对象;获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目标全景图像中包含的目标对象具有目标属性,且目标对象之外的其他对象在目标全景图像中的属性与其在当前VR场景中的属性一致;将构成当前VR场景的当前全景图像替换为目标全景图像,生成更新后的VR场景;呈现更新后的VR场景。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包括:从预设的全景图像库中提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其中,全景图像库中预存有当前VR场景中包含的各对象分别对应的全景图像集;对于任一全景图像集,全景图像集根据该全景图像集对应的对象所具有的不同属性划分为多个全景图像子集,该全景图像集对应的对象在不同的全景图像子集中具有不同的属性,且除该全景图像集对应的对象之外的其他对象在各全景图像子集中的属性均与当前全景图像一致;对于任一全景图像子集,全景图像子集包括该全景图像子集对应的对象在不同的游走点位下经渲染处理得到的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从预设的全景图像库中提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包括:基于目标对象,从全景图像库中确定目标全景图像集;基于目标属性,从目标全景图像集中确定出目标全景图像子集;从目标全景图像子集中提取目标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与对象编辑指令匹配的目标全景图像,包括:基于目标对象和目标属性,对当前全景图像进行渲染处理,得到目标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构成当前VR场景的当前全景图像替换为目标全景图像,包括:基于当前全景图像的游走点位与目标全景图像的游走点位,确定当前全景图像与目标全景图像的对应关系;基于对应关系,将当前全景图像替换为对应的目标全景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用户针对当前VR场景的对象编辑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呈现当前VR场景;响应于接收到列表呈现指令,在当前VR场景中的预设位置呈现对象编辑指令列表,以使用户在对象编辑指令列表中选取对象编辑指令;以及,接收用户针对对象编辑指令的选取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当前VR场景中的预设位置呈现对象编辑指令列表,包括:基于对象编辑指令列表对应的对象在当前VR场景中的位置,确定预设位置;在预设位置悬浮呈现对象编辑指令列表。
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接收到场景跳转指令,关闭对象编辑指令列表,并将当前VR场景跳转至场景跳转指令指向的新VR场景;和/或,响应于接收到视角旋转指令,保持对象编辑指令列表的位置不变,并按照视角旋转指令变换当前VR场景的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贝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4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