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激光除锈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6002.5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4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宋逸;王登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G1/08 | 分类号: | C23G1/08;C23G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曹月明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激光 除锈 构件 表面 粗糙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激光除锈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激光除锈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按照需求尺寸对于钢构件进行切割;S2、对切割后的钢构件边缘进行打磨处理,消除毛边倒刺;S3、对打磨后的钢构件进行脱脂液浸泡,清理表面的油污杂质;S4、对脱脂液浸泡后的钢构件在酸液中浸泡,改变钢构件表面结构;S5、对钢构件表面粗糙度进行检测,之后建立钢构件粗糙度的处理模型,并根据模型对钢构件进行第一次处理;S6、若第一次处理结果达到预期粗糙度,则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第二次处理,第二次处理结果为钢构件指定的粗糙度;若第一次处理结果未达到预期粗糙度,调整步骤S5中的处理模型,重复步骤S5;能够有效改善粗糙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除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激光除锈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钢构件是常用的建筑工程材料,其在工厂预制后在施工现在进行安装,然后需要进行涂装。不同的建筑场合对钢构件的表面质量有不同的要求,如为防腐、抗老化的需求,需要对钢构件表面因存放时间久或施工环境不理想而产生的锈蚀进行去除,同时为使涂装物有更好的附着力,还需要除锈后的钢构件表面达到一定的表面粗糙度要求。
有一种清洁环保的除锈方法,其采用向锈面发射激光脉冲的方法,使锈蚀处吸收能量达到熔融,使锈层脱落。有研究发现,除锈激光脉冲扫描过的区域,其会形成如水波纹一般的表面形貌,进而改变钢构件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还有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钢材表面进行多次或重复的激光照射,其表面粗糙度变化为先变小(锈点清除)再变大(表面烧伤),因此如果涂装或装配对钢构件的表面粗糙度有一定要求,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在除锈之余兼顾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激光除锈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激光除锈的钢构件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1、按照需求尺寸对于钢构件进行切割;
S2、对切割后的钢构件边缘进行打磨处理,消除毛边倒刺;
S3、对打磨后的钢构件进行脱脂液浸泡,清理表面的油污杂质;
S4、对脱脂液浸泡后的钢构件在酸液中浸泡,改变钢构件表面结构;
S5、对钢构件表面粗糙度进行检测,之后建立钢构件粗糙度的处理模型,并根据模型对钢构件进行第一次处理;
S6、若第一次处理结果达到预期粗糙度,则根据建立的模型进行第二次处理,第二次处理结果为钢构件指定的粗糙度;若第一次处理结果未达到预期粗糙度,调整步骤S5中的处理模型,重复步骤S5。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切割后钢构件的实际尺寸比钢构件的需求尺寸大1cm~3cm,以供后续处理损耗。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采用抛丸设备对钢构件边缘进行重复的打磨处理,抛丸设备所使用的磨料由S280型钢丸与G30型钢砂按照1:0.5~0.8的比例配制而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脱脂液由脱脂剂与水进行配比而成,脱脂剂与水的具体重量配比为1:600~800,脱脂液处理温度为70℃~90℃。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脱脂剂为CK-8300的除油粉。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浸泡用的酸液为浓度20wt%~50wt%的硝酸,酸洗过程中酸液的温度不低于55℃,酸洗时间为5min~8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60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孔材料气相沉积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光束激光除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