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5231.5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59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成东;帅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16 江苏省泰州市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测量 最低 电介质 强度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及方法,通过示波器测得待测隔离电路内某个模块的电压有效值,从而计算出对应模块的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减少因电介质强度而故障的可能性,提高模块的寿命以及整机的寿命,此外,由于电子产业大环境的缺芯,可用于快速选择替换模块,增加产品的生命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电介质强度裕量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绝缘材料的电子被束缚于分子中,因此对电流具有很高的耐受能力,但是当击穿发生时,电场会让原先收到束缚的电子得到释放,如果电场的强度足够大,这些自由电子与电中性的原子或分子发生碰撞并释放其它的电子,则自由电子的释放会被加速。电介质中的场强超过可以击穿的场强会引起介质中出现大量的自由电子,导致流过介质的电流急剧增加,介质温度迅速上升,最后介质被烧坏,均匀场强中,击穿电压与介质厚度之比称为电介质强度,反应电介质自身的耐电强度。
通常电气产品均是在相应的额定电压下使用,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有时会处在电压及电流的异常状态下,如电力系统内部能量转换或参数变化时引起的切合空载线路、切断空载变压器以及系统内发生单向弧光接地等内部过电压情况,因此,产品的绝缘结构的设计不但要考虑额定电压而且要考虑产品使用环境的内部过电压,因此电介质强度测试是检验产品合格与否的关键一步。
常规的测试,大都是定性、整机的电介质强度测试,由于电气设备内部有各种模块组成,不同批次的模块可能有所差异,若N1模块和N2模块的漏电流同时在最大值,则整机的漏电流偏大,对电介质强度测试带来较大干扰。
为确定减少因电介质强度而故障的可能性,同时快速筛选可替换模块增加产品生命周期,亟需一种可快速确定电气设备内部各模块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和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及方法解决了现有缺乏一种可快速确定电气设备内部各模块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和方法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装置,包括:隔离变压器、医用耐压测试仪、示波器、高压探头和待测隔离电路;
所述变压器的原边与市电连接,其副边与示波器连接;所述医用耐压测试仪与市电连接,其输出正端与待测隔离电路的电源接口连接,其输出负端与待测隔离电路的输出线缆连接;所述高压探头与示波器连接,用于测量待测隔离电路中各模块的电压有效值,根据电压有效值得到待测隔离电路中各模块的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值。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功率大于示波器的额定功率。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隔离变压器用于隔离示波器和医用耐压测试仪,隔离变压器功率需要大于示波器的额定功率。
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变压器的原副边隔离强度大于3KV。
进一步地,所述示波器的带宽大于200M。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隔离电路为医用电气设备内部隔离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隔离电路包括:AC/DC模块、第一DC/DC模块、DC/RF模块、第二DC/DC模块、控制模块、附件识别模块和显示屏模块;
所述AC/DC模块的输入端与医用耐压测试仪的输出正端连接,其第一输出端与第一D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第二输出端与第二DC/D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DC/DC模块的输出端与DC/RF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DC/DC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显示屏模块和附件识别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其第二输出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附件识别模块的输出端与DC/RF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并与输出线缆连接。
一种快速测量最低电介质强度裕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邦士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52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