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4635.2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小春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超低温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1)、将成品茶叶放入超低温冷冻箱内,在‑18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超低温冷冻3‑8小时,直至破坏成品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2)、将超低温冷冻的茶叶立即放入真空打粉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粉碎成纳米级的茶叶粉末;(3)、将纳米级的茶叶粉末压制成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采用超低温冷冻,使能破坏成品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有利物人体的吸收。2、能完全溶解到水中,也能更好的控制水和茶的溶解比例,可以在冷水或者常温水里溶解,方便冲泡,保持成品茶叶原有口感和香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处理工艺,主要是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101816345B公开了一种茶叶冷冻干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共晶点测试仪测得待干燥茶叶的共晶温度X;将茶叶置于茶叶真空冷冻干燥机内进行预冷冻,设定预冷冻温度比共晶温度X低5~10℃,干燥机内温度下降的速度为2~5℃/min,到达设定温度后保温1~2小时;将干燥机抽真空至1.5~20Pa之间,并将干燥温度设定在-35℃~共晶温度X之间保温0.5~2小时;在同样的真空状态下将干燥温度上升到15℃~35℃,保温2~5小时;停止干燥机的抽真空处理,向干燥机内缓慢充入氮气,直至干燥机内的气压介于0.105~0.11MPa之间并保压2~5分钟,再释放至常压完成茶叶的干燥过程。上述专利的不足在于:1、共晶温度在-10℃左右,预冷冻温度一般在-25℃~-15℃,这样的冷冻温度不足以破坏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2、制作出来的茶叶在冲泡时,茶叶不能充分溶解到水中;3、在65度以上水温下才能冲泡,没有解决在冷水或者常温水里的冲泡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将成品茶叶放入超低温冷冻箱内,在-18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超低温冷冻3-8小时,直至破坏成品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
(2)、将超低温冷冻的茶叶立即放入真空打粉机内,在真空状态下粉碎成纳米级的茶叶粉末;
(3)、将纳米级的茶叶粉末压制成型。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成品茶叶在-180℃至-250℃的超低温冷冻5-8小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超低温冷冻的茶叶在真空打粉机内粉碎成纳米级的茶叶粉末的时间为3-5分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成品茶叶包括红茶、绿茶、黑茶、花茶、白茶或乌龙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根据需要,将纳米级的茶叶压制成颗粒状或者长条形或者其他固体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超低温冷冻,使能破坏成品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有利物人体的吸收。
2、在真空及超低温的状态下,将低温冷冻的茶叶粉碎成纳米级的茶叶粉末,能完全溶解到水中,也能更好的控制水和茶的溶解比例,可以在冷水或者常温水里溶解,保证最佳口感和香味,解决了不需要65度以上水温才能冲泡的问题,更好的保护人体的食道不会被温度过高受刺激。
3、保持成品茶叶原有口感和香气,制成颗粒或者长条形或者其他固体形状会更方便冲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超低温加工工艺,包括步骤如下:
(1)、将成品茶叶放入超低温冷冻箱内,在-18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超低温冷冻3-8小时,直至破坏成品茶叶的细胞壁和粗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小春,未经郑小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46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