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屏贴合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4350.9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强;单小祥;安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江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14 | 代理人: | 陈庆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苏州市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中控屏 贴合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屏贴合产线,包括操作台和贴合装置,贴合装置固定连接于操作台的后侧,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滑座,往复滑座上固定连接有中控屏承托盘,操作台和中控屏承托盘之间设置有开关机构,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中控屏承托盘;本发明中,通过开关机构能够使中控屏承托盘进行打开与关闭,中控屏承托盘在关闭时,紧固机构和弹性机构将中控屏固定在中控屏承托盘内,防止中控屏承托盘发生偏移影响贴合装置对中控屏的贴合效果,开关机构使中控屏承托盘打开时,紧固机构会展开,使中控屏配合顶升机构进行滑出,使中控屏能够自动的向下一工序移动,不需要人工将中控屏取出,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屏贴合产线。
背景技术
汽车中控是控制汽车空调、音响等舒适娱乐装置的地方。汽车中控包括中央控制门锁系统,驾驶员可以通过汽车中控控制整车车门开关及玻璃升降系统。中央控制门锁系统主要有中央控制、速度控制、单独控制三个功能。驾驶员可以控制所有门锁开关,同时,行车速度达到一定时,车门自动上锁,对于其他车门有独立的开关,可单独控制自己的车门。
目前,汽车中控屏在进行生产时,需要对屏幕进行贴合,现有的汽车中控屏贴合生产线在进行贴合时,不方便对中控屏进行固定,容易导致贴合过程发生偏移,影响中控屏的贴合效果,部分能够对中控屏进行固定贴合的生产线在将中控屏固定时,不方便中控屏移动至下一工序,需要人工将中控屏取出,影响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屏贴合产线,旨在解决现有的汽车中控屏贴合生产线在进行贴合时,不方便对中控屏进行固定,容易导致贴合过程发生偏移,影响中控屏的贴合效果,部分能够对中控屏进行固定贴合的生产线在将中控屏固定时,不方便中控屏移动至下一工序,需要人工将中控屏取出,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中控屏贴合产线,包括操作台和贴合装置,所述贴合装置固定连接于操作台的后侧,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滑轨,所述电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往复滑座,所述往复滑座上固定连接有中控屏承托盘,所述操作台和中控屏承托盘之间设置有开关机构,所述开关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中控屏承托盘,所述中控屏承托盘上设置有顶起机构、紧固机构和弹性机构,所述顶起机构用于将中控屏倾斜顶起,所述紧固机构用于紧固中控屏,所述弹性机构配合紧固机构弹性夹紧中控屏。
优选地,所述开关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片、转杆、侧边挡板、两个第一齿轮、两个固定板、两组固定杆、两个齿条、两组第一弹簧和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固定片均固定连接于中控屏承托盘的一侧端,所述转杆转动连接于两个固定片之间,所述侧边挡板固定连接于转杆的外表面,且侧边挡板与中控屏承托盘的开口处相对应,两个所述第一齿轮分别固定连接于转杆的两端,且两个第一齿轮分别位于两个固定片相远离的一侧,两个所述固定板分别固定连接于中控屏承托盘的两侧端,两组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固定板上,两个所述齿条分别滑动连接于两组固定杆的外表面,且两个齿条分别与两个第一齿轮相啮合,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套设于两组固定杆的外表面,且两组第一弹簧位于两个齿条和两个固定板之间,两个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于操作台的上端,且两个限位板与两个齿条相对应。
优选地,两个所述齿条靠近两个限位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推杆,两个所述限位板上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块,且两个推杆分别与两个防护块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顶起机构包括转槽、顶架、两个固定转柱、两个连接杆和两个转动滑套,所述转槽开设于中控屏承托盘内,所述顶架转动连接于转槽内,两个所述固定转柱均固定连接于两个顶架上,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固定连接于齿条的底端,两个所述转动滑套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杆相靠近的一端,且两个转动滑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固定转柱的外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世椿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4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