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训练模拟场景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4117.0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77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翁耀炜;厉玲婷;黄友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倪越 |
地址: | 32500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机 训练 模拟 场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训练模拟场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若干钻孔,所述承载台分体设置形成有若干承载面板,所述承载面板底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与支撑杆传动连接形成对承载面板上下浮动的驱动。其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增加无人机飞行训练的可变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无人机教学的开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教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机训练模拟场景。
背景技术
无人机按飞行特点可以分为固定翼式、旋翼式和扑翼式无人机等种类,其中微型旋翼无人机具有体积较小、结构简单、控制比较灵活等特点,能够垂直起降、自由悬停,还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具备自主飞行和着陆能力等优点,可以在一些不适合人类进入的复杂和危险环境中进行作业。并且由于其可操作性强、易于编程控制的的特点,无人机操作编程课程也在广大院校中被大力推广,但是在教学开展过程,学生仅能在广场或操场等开阔场地进行飞行训练,不能展开有深度或是更为精细化的教学,同时不能进行精细化的操作,使得无人机操作单一,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及训练热情,不能很好开展无人机教学训练,也不能很好的展现个人无人机飞行操作水平以及无人机的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训练模拟场景,占地面积小,同时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增加无人机飞行训练的可变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无人机教学的开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人机训练模拟场景,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承载台,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若干钻孔,所述承载台分体设置形成有若干承载面板,所述承载面板底面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架上对应各承载面板位置转动设置有摆动件,所述摆动件包括连接杆、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转动设置在支架上,所述第一驱动杆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二驱动杆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平行设置,所述连接杆上与第一驱动杆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摆臂,所述连接杆上与第二驱动杆连接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摆臂,所述第一摆臂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另一端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另一端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顶杆与支架转动连接位置靠近第二驱动杆与支架连接位置设置,所述第二摆臂一端与连接杆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摆臂与第二摆臂平行设置,所述之间对应第一驱动杆自由端位置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驱动杆摆动的驱动机构。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通过驱动机构的驱动,使得第一驱动杆摆动,由于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通过连接杆连接,并且两者相平行,从而使得摆动件摆动,同时由于连接杆上连接有相平行的第一摆臂和第二摆臂,并且第一摆臂还连接有顶杆,由于顶杆和支撑杆分别连接在第一摆臂两端,支撑杆还受到第一摆臂的定位作用,在摆动件摆动过程中,由于第一摆臂受到顶杆的牵扯,使得第一摆臂与摆动件的摆动方向相异,从而驱动支撑杆上下运动,由于支撑杆与承载面板之间转动连接,同时承载面板两侧与支架之间设置有引导件,从而在支撑杆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可以驱动承载面板上下平移或是摆动,而承载面板上设置有钻孔,钻孔也会随着承载面板的运动而运动,在无人机操作飞行中,无人机需要通过依次钻孔来完成操作训练,这种形式下,使得钻孔位置实时变化,增加无人机飞行的难度,增加整体飞行训练的难度,同样也会增加编程控制的难度,从而增加无人机相关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更加便于考察测试学生的飞行水平以及控制水平,提高整体结构的使用效果,同时整体结构简单,布局合理,更加便于学习的开展。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和异形凸轮,所述异形凸轮套设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所述异形凸轮外壁与第一驱动杆自由端相抵触。
这样设置的有益效果是:这样设置,驱动结构简单,有效实现承载面板的浮动变化,增加场景的可变性,同时结构简单,利于实现,这里的异形凸轮指的是,形状不规则的凸轮,通过抵触面形状的变化,实现对承载面板运动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41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穿线装置以及高压开关柜
- 下一篇:光源驱动电路和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