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机母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母粒的聚乙烯薄膜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4030.3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359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党宇;谭彪;邢涛;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08 | 分类号: | C08L23/08;C08L23/06;C08K3/26;C08J3/22;C08J5/18;B32B27/32;B32B27/06;B32B27/2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润桐嘉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61 | 代理人: | 吴筱娟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机 及其 制造 方法 应用 聚乙烯 薄膜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机母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母粒的聚乙烯薄膜,涉及珠光薄膜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混合超细碳酸钙和聚乙烯树脂制备无机母粒,超细碳酸钙在无机母粒内部分布均匀,生产时料条均匀稳定,无异常断条等问题。所述的无机母粒用于制备单向拉伸的聚乙烯薄膜,具有有亮丽的珠光效果,良好的挺度,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薄膜厚度(15μm‑100μm),在软包装应用中可以替换预涂珠光BOPP薄膜或者BOPP珠光复合膜,并且改善传统充气或者化学发泡的聚乙烯挺度不好,印刷不良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珠光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无机母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母粒的聚乙烯薄膜。
背景技术
在目前食品包装材料中,高挺度、珠光效果的薄膜产品主要为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即通过在聚丙烯中加入碳酸钙母粒、白色母粒等改性助剂,混合挤出成片材,然后进行双向拉伸形成空穴而制成。例如,公开号为CN11068427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双向拉伸薄膜用珠光母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丙烯树脂24.4-39.4%;碳酸钙粉料60-75%;添加剂A0.2-5%;润滑剂0.2-5%;抗氧母料0.2-1%;其中,所述添加剂A是相容剂、偶联剂或分散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混合和输送;S2:熔融挤出;S3:造粒和后处理。使用上述的双向拉伸薄膜用珠光母料,在BOPP薄膜生产中对滤网的压力较低,能够有效避免滤网的堵塞,薄膜的珠光效果和遮光性能更优异,生产的成本更低。但是,珠光BOPP薄膜自身印刷适应性不好,一般需要和印刷性好的PE膜复合或者表面涂覆一层印刷涂层,前者对于材料单一化的要求(多层复合结构为同一材质,如均为聚丙烯或者均为聚乙烯,易于后续的回收使用)来说是不友好的,后者大大增加了材料成本。
另外,可以通过在聚乙烯(PE)加工过程中注射气体(物理发泡法),或者通过化学发泡法(如碳酸氢钠在酸化剂作用下生产二氧化碳)来达到发泡作用,从而得到珠光效果的聚乙烯薄膜,代替聚丙烯薄膜。但是,无论是物理发泡法还是化学发泡法,由于发泡较难控制,发泡空隙大,因而薄膜一般较厚,约为40-200微米,同时薄膜弯折后易于产生折痕,在印刷过程中发泡空隙易被挤压导致印刷缺陷产生。另外,物理发泡法需要增加专用设备,设备投资大,发泡工艺控制也很难。
所以,急需研发一种珠光的聚乙烯薄膜,代替现有的珠光BOPP薄膜和发泡PE薄膜,在满足材料单一化要求的同时,性能上也能满足包装膜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机母粒及其制造方法及应用该母粒的聚乙烯薄膜,代替现有的珠光BOPP薄膜和发泡PE薄膜,在满足材料单一化要求的同时,性能上也能满足包装膜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机母粒,包括以下组分:聚乙烯树脂20-49wt%;超细碳酸钙50-70%;助剂1-10wt%,所述聚乙烯树脂的MFR≤30。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混合超细碳酸钙和聚乙烯树脂制备无机母粒,超细碳酸钙在无机母粒内部分布均匀,生产时料条均匀稳定,无异常断条等问题。所述的无机母粒用于制备单向拉伸的聚乙烯薄膜,具有有亮丽的珠光效果,良好的挺度,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控制薄膜厚度(15μm-100μm),在软包装应用中可以替换预涂珠光BOPP薄膜或者BOPP珠光复合膜,并且改善传统充气或者化学发泡的聚乙烯挺度不好,印刷不良的缺陷。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聚乙烯树脂采用HDPE、LDPE、LLDPE、m-LLDPE、EVA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粒径D50≤3μ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粒径D50≤2μ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超细碳酸钙的粒径D50≤1.2μm。
进一步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其中,所述助剂包括分散助剂、润滑剂或抗氧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禾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40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