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3751.2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76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司派友;王维萌;刘磊;王斌;刘绍杰;王超明;曹欢;刘晓东;董伟;王德鹏;左川;刘双白;梅隆;宋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D17/10;F24D1/02;F24D1/08;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崔博;叶明川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电 联产 机组 供热 保护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对供热高旁系统进行第一逻辑连锁控制,对新增供热低旁系统进行第二逻辑连锁控制。所述装置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可保证在旁路供热状态下相关的汽轮机本体及高低旁供热各参数处于安全运行空间内,增强了机组在旁路供热状态下的安全可靠性及对热电负荷变化的连续响应速度,能够提高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旁路供热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热电解耦手段,该方式对机组改造较少、投资较低,且能够极大提高热电联产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
热电联产机组在深度调峰时会发生抽凝与旁路供热状态的频繁切换,且旁路供热状态下高低旁进汽参数相比汽轮机正常启停时更高,恶化了高低旁各阀门的工作环境,同时由于高低旁与汽轮机并联进汽且进汽参数频繁变化,导致汽轮机轴向推力及高、中压缸压比频繁变化,如果对汽轮机本体及高低旁供热相关参数不加以控制及设限,极端情况下机组轴向推力、推力瓦温及高、中压缸压比超限会发生推力瓦磨损烧毁及高中压转子末级叶片损坏,影响机组深度调峰下的供热稳定及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热电联产机组的供热保护控制方法,包括:
对供热高旁系统进行第一逻辑连锁控制;所述第一逻辑连锁控制包括对高旁阀前隔离阀和高旁至高压主蒸汽管路连通阀的连锁开关进行控制;
根据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对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的高旁阀的阀位增减操作进行锁闭控制、根据第二预设参数条件对高旁阀的阀位超驰增减操作进行控制、根据第三预设参数条件对高旁阀的阀位进行保护全关操作控制、根据第四预设参数条件对高旁阀进行切手动操作控制;
对高旁减温水隔离阀的连锁开关进行控制,对高旁减温水调阀的连锁开关和切手动操作进行控制;
对新增供热低旁系统进行第二逻辑连锁控制;所述第二逻辑连锁控制包括根据第五预设参数条件对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的供热低旁阀的阀位增减操作进行锁闭控制、根据第六预设参数条件对供热低旁阀的阀位超驰增减操作进行控制、根据第七预设参数条件对供热低旁阀的阀位进行保护全关操作控制、根据第八预设参数条件对供热低旁阀进行切手动操作控制;
对供热低旁阀前隔离阀和供热低旁减温水隔离阀的连锁开关进行控制,对供热低旁减温水调阀的连锁开关和切手动操作进行控制。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对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的高旁阀的阀位增减操作进行锁闭控制,包括:
若如下任意一项条件满足,则对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的高旁阀的阀位增加操作进行锁闭控制:
高压缸排汽压力≥第二预设压力;
高压缸压比≤预设高压缸压比闭锁低限;
高压缸排汽温度≥第一预设温度;
高旁阀后蒸汽温度≥第一预设温度;
中压缸压比≥预设中压缸压比闭锁高限;
四级抽汽压力-五级抽汽压力≥第二预设压力偏差;
主蒸汽压力-主蒸汽压力滑压设定值≤第三预设压力偏差;
高旁阀前蒸汽流量+高旁减温水流量≥第一预设流量;
高旁阀前蒸汽流量-供热低旁阀前蒸汽流量≥第一预设流量偏差。
其中,根据第一预设参数条件对处于自动控制状态下的高旁阀的阀位增减操作进行锁闭控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37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