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3454.8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37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广;陶稀鹏;周亦胄;梁静静;孙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25D3/50 | 分类号: | C25D3/50;C25D5/40;C25D5/50;C23C10/08;C23C10/60;C30B33/02;C30B2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合金 表面 制备 改性 铝化物 涂层 方法 | ||
1.一种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固溶处理:对单晶高温合金铸态件进行固溶处理,得到固溶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
电镀处理:对所述固溶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进行电镀Pt处理,得到表面镀有Pt层的单晶高温合金件;
退火处理:对所述表面镀有Pt层的单晶高温合金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退火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
渗铝处理:对所述退火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进行渗铝处理,得到渗铝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
综合时效处理:对所述渗铝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进行时效处理,得到表面具有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单晶高温合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晶高温合金为第二代镍基单晶高温合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溶处理步骤中:
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305-1315℃,固溶处理的时间为2-6h;和/或
所述单晶高温合金铸态件是由液态金属冷却定向凝固工艺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镀处理的步骤中:
电镀液包括:5-15g/L的二亚硝基二氨铂、10-15g/L的柠檬酸钠,8-12g/L的亚硝酸钠,三水醋酸钠5-8g/L,余量为水;其中,所述水优选为蒸馏水;和/或
在电镀Pt处理的过程中,控制电镀液的pH为8-10,温度为100-120℃,旋转速度为8-12r/min;和/或
电镀Pt的时间为20-30min;和/或
表面镀有Pt层的单晶高温合金件上的Pt层的厚度为5-7μm。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镀处理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所述固溶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依次进行打磨和超声清洗处理、电化学除油处理、活化处理的步骤;
优选的,在所述电化学除油处理的步骤中:以单晶高温合金件为阴极、镀镍钢板为阳极,电流密度为5-15A/dm2,电解液选用15-25g/L的NaOH溶液,温度为50-70℃,电化学除油的时间为3-8min;
优选的,所述活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将单晶高温合金件放入活化液中浸泡处理1-2min;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活化液包括:20-30vol%的草酸、5-10vol%的磷酸、其余为水;优选的,所述水为蒸馏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退火处理的步骤中:
在真空退火炉中,将所述表面镀有Pt层的单晶高温合金件加热至1020-1250℃,保温1-2h,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退火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
优选的,冷却的方式为随炉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渗铝处理的步骤中:
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在所述退火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进行渗铝处理;优选的,渗铝剂包括95-97wt%的Fe-Al粉和3-5wt%的NH4Cl;优选的,所述渗铝处理的温度为1020-1050℃、时间为1-2h、真空度为0.3-0.5MPa;优选的,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惰性气体的压力为5-7Pa。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单晶高温合金的表面制备铂改性铝化物涂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时效处理的步骤,包括:
高温时效处理:将所述渗铝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加热至1100-1150℃,保温3-5h后,冷却至室温;优选的,冷却的方式为空冷;
低温时效处理:将高温时效处理后的单晶高温合金件加热至860-880℃,保温20-30h后,冷却至室温;优选的,冷却的方式为空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345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