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71909.2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919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冠琴;王平;谭秀峰;谢冬柏;姜卫国;任玉艳;王瑞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L53/31 | 分类号: | B60L53/31;B60L53/16;B60L53/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62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充电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箱体、枪体和管体三部分,管体设有冷却制容纳腔、气体通道和线体通道。本装置工作时,外部空气在吸风机的负压作用下进入气体通道,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通过热交换为气体通道内的空气降温,冷空气进入箱体内与散热元件进行热交换后排出装置外部,达到散热降温目的。本申请在使用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将传统风冷系统在箱体的占用空间转移至管体,充分利用管体的可用空间,为外部空气提供足够长的冷却通道,从而获取低温气体,制冷效率高的同时节约占地空间。本方案无需借助任何制冷剂,安全无污染的同时制冷速度快且安全可控,半导体制冷片超大的温差范围完全能够满足家用充电装置的散热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充电桩按照安装地点可分为公共充电桩和专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通常为社会车辆提供公共充电服务,专用充电桩通常安装于居民小区的地下停车场,为用户私人使用。由于居民区的地下停车场空间紧凑,因此,专用充电桩一般不单独设置支撑结构,而是借助于墙体或工程柱来固定充电桩的箱体结构。充电桩在供电时,其内部的充电模块、通信模块、控制器、继电器等散热单元会持续输出热量,相对密封的箱体结构仅依靠金属壳体难以将热量及时排出,尤其是与墙体或工程柱接触的一侧,其附近区域的温度将急剧上升,带来安全隐患。加之地下停车场空气流通性差、空间受限等因素,使得专用充电桩的散热手段受到严重制约,散热难度进一步增加。
居民区的地下停车场,车辆集中且靠近生活区域,一旦出现安全隐患将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且危及人身安全,可见,针对居民区地下停车场这一特殊场景,急需设计一种散热效率高且空间占用量低的充电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及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散热效率低,占用空间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安装于墙体上的箱体、枪体,连接于所述箱体和所述枪体之间的管体,以及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的主控制器,所述管体沿径向依次设置有冷却制容纳腔、气体通道和线体通道,其中,所述气体通道和所述线体通道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气体通道的进气端设置于靠近所述枪体的一侧,所述气体通道的出气端设置于所述箱体与所述管体的连接处,所述线体通道安装有连接所述箱体和所述枪体的充电线,所述冷却制容纳腔内排布有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贴附于所述冷却制容纳腔和所述气体通道之间的金属隔片上,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表面贴附有导热片,靠近所述墙体的箱体侧面贯穿设置有容纳凹槽,所述容纳凹槽内同向排布有多个金属散热片,所述容纳凹槽内还设有吸风机和对应的出风口,所述主控制器与所述箱体内置的充电模块、所述半导体制冷片和所述吸风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冷却制容纳腔远离所述气体通道的一侧设置有多个进风孔,所述冷却制容纳腔与所述箱体的连接处设置有出风孔,所述出风口包括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箱体内沿靠近所述冷却制容纳腔的一侧设有绝热板,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出风孔通过所述绝热板相联通。
优选的,所述气体通道内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形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出风口的上端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电磁铁和挡板,所述挡板包括相互垂直连接的滑动端和磁吸端,所述出风口的两侧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动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动端的长度与所述出风口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磁吸端的宽度大于所述滑槽的宽度,所述电磁铁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磁吸端与所述电磁铁磁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气端处,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处。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贴附于主散热元件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9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