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71111.8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18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汪滨;丁姗姗;牛泽浩;王杰;金旭;马佳瑜;张延萍;李秀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服装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L15/28 | 分类号: | A61L15/28;A61L15/26;A61L15/56;A61L15/44;A61L15/42;A61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霍苗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伤口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柔性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伤口敷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传感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基底为壳聚糖止血海绵;所述功能层为柠檬酸‑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复合纳米纤维膜。所述智能伤口敷料对湿度和压力均具有较好的响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敷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传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致病性感染作为慢性伤口最常见的并发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医疗保健挑战,伤口愈合过程的检测也变得尤为重要。目前,以薄膜、海绵和水凝胶形式的敷料是临床伤口处理的主要选择。然而,当前伤口敷料基本上都是被动治疗,难以同时实现实际伤口治疗并满足慢性伤口的动态愈合情况监测的需求。因此,非常需要一种智能伤口敷料系统,以实现实时监控伤口愈合状态和按需治疗。随着物联网和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现,由智能可穿戴传感器为核心的新一代智能伤口敷料通过检测与伤口愈合过程有关的理化信号,可以解决当前伤口敷料面临的上述问题。其中,与伤口部位的验证和感染状态密切相关的伤口处湿度以及伤口愈合过程中周围皮肤的压力值变化被认为是最重要和最有希望的监测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柔性传感器。所述智能伤口敷料对湿度和压力均具有较好的响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的功能层;
所述基底为壳聚糖止血海绵;
所述功能层为柠檬酸-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复合纳米纤维膜。
优选的,所述柠檬酸-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复合纳米纤维膜中柠檬酸和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05~0.15):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伤口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柠檬酸、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和溶剂混合,得到复合纺丝溶液;
以壳聚糖止血海绵为基底,将所述复合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所述智能伤口敷料。
优选的,所述复合纺丝溶液中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的质量浓度为15~30%。
优选的,所述柠檬酸和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的质量比为(0.05~0.15):1。
优选的,所述溶剂包括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
所述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的体积比为(0.5~2.5):1。
优选的,所述静电纺丝采用2~4喷头纺丝;
所述静电纺丝的温度为30~50℃,正电压为10~24kV,负电压为-5~-1kV,时间为1~5h,推进速度为1~3mL/h,接收距离为10~18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伤口敷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智能伤口敷料在伤口智能监测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智能监测的柔性传感器,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伤口敷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智能伤口敷料和设置在所述智能伤口敷料中功能层表面的电极层。
优选的,所述电极层的厚度为50~60nm。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伤口敷料,包括基底和设置在所述基底表面的功能层;所述基底为壳聚糖止血海绵;所述功能层为柠檬酸-热塑性弹性体聚氨酯复合纳米纤维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服装学院,未经北京服装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711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型噬菌藻床污水深度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切换式智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