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8801.8 | 申请日: | 202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575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伟;杜伟强;霍凯荣;朱小金;张齐东;郁海亮;白丽锋;赵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1/00 | 分类号: | E01D11/00;E01D19/00;E01D19/16;E01D1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桥梁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涉及桥梁建设的领域,其包括桥梁主体;人行桥,所述桥梁主体于通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人行桥,所述人行桥的两端搭设于所述桥梁主体上,所述人行桥的两端与所述桥梁主体连通,所述人行桥的中部向所述桥梁主体外侧凸出,所述人行桥凸出至所述桥梁主体外侧的部分与所述桥梁主体之间空有间距;桥塔,所述桥梁主体于通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桥塔,一个所述桥塔支撑一个所述人行桥。本申请具有降低桥梁上车辆与行人产生相互影响可能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建设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桥梁的人车分离,主要是为了避免车辆与行人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关技术中,桥梁的人车分离,实际上是在车行道的两侧设置人行道,以此将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区域分隔开。
但实际生活中,车辆在失控后,开上人行道的现象比比皆是,采用简单的区域划分,已无法确保车辆和行人的互不干涉。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桥梁上车辆与行人产生相互影响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人车分离的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体;人行桥,所述桥梁主体于通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人行桥,所述人行桥的两端搭设于所述桥梁主体上,所述人行桥的两端与所述桥梁主体连通,所述人行桥的中部向所述桥梁主体外侧凸出,所述人行桥凸出至所述桥梁主体外侧的部分与所述桥梁主体之间空有间距;桥塔,所述桥梁主体于通行方向的两侧均设有所述桥塔,一个所述桥塔支撑一个所述人行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人行桥设置于桥梁主体外侧,再通过桥塔进行支撑,车辆行驶在桥梁主体上,行人行走在人行桥上,实现人车分离,且行人行走在桥梁主体的外侧,降低了桥梁上的车辆与行人产生相互影响的可能性,同时也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对于市政桥梁施工,既能满足桥梁结构的受力,也考虑到了人车行走的合理性,同时设计也更加美观性大气。
可选的,所述人行桥包括若干拼装桥,所述人行桥由若干所述拼装桥拼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拼装连接的人行桥便于施工人员现场进行施工,也为前期的运输提供了方便,施工时对拼装桥进行单个吊装,吊装过程也会更加安全和平稳。
可选的,所述桥塔上固定有悬臂盖梁,所述人行桥搭设于所述悬臂盖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悬臂盖梁对人行桥起到支撑作用,人行桥的两端搭设于桥梁主体上,人行桥的凸出部分搭设于悬臂盖梁上,以此使人行桥能够平稳的搭建,使本申请的人行桥结构投入使用后更加稳固。
可选的,所述悬臂盖梁位于所述桥塔远离所述桥梁主体的一侧,所述桥塔在由下至上的方向上朝靠近所述桥梁主体的一侧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悬臂盖梁的设置位置,桥塔伸入人行桥与桥梁主体之间,节省了施工所用的建筑空间,倾斜设置的桥塔也使桥塔的承载能力更强,降低了桥塔因人行桥的搭放而被压斜的可能性。
可选的,所述桥塔上设有若干拉索,所述拉索一端与所述桥塔固定、另一端与所述人行桥固定,所述拉索拉紧所述人行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索起到加固搭建的作用,使人行桥的搭建更加稳定,降低了人行桥发生位置偏移和坍塌的可能性。
可选的,还包括若干支撑梁,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桥梁主体固定,所述桥梁主体于通行方向的两侧均延伸出若干所述支撑梁,相邻两个所述拼装桥的拼接位置为拼接处,一个所述支撑梁延伸至一个所述拼接处下方,所述拼接处两侧的所述拼装桥均搭设于所述支撑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88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