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7847.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191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龚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L51/00 | 分类号: | F16L51/00;F16L33/00;F16L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度 回转 复合 运动 设备 管道 结构 | ||
本申请属于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包括:硬质支撑管道;硬质随动管道,连接在主回转部分上;主转动柔性补偿管道,其一端与硬质支撑管道的一端对接,其另一端与硬质随动管道的一端对接,其部分在主回转部分的径向上弯曲设置;副转动柔性补偿管道,连接在副回转部分上,其一端与硬质随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其位于硬质随动管道、副回转部分间的部分在副回转部分的径向上弯曲设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工程上存在数量众多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如图1所示,包括主回转部分1、副回转部分2,其中,主回转部分1绕自身轴线进行回转运动,副回转部分2连接在主回转部分上,绕自身轴线进行回转运动,主回转部分1、副回转部分2的轴线可相互垂直。
实际中存在需要沿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的主回转部分1、副回转部分2外周敷设管道进行输送工作介质的情形,对此,当前多是通过旋转接头对管道进行转接,该种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1)旋转接头的相对转动部位间难以实现完全密封,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类型介质时,存在极大的潜在危险;
2)旋转接头需要安装在主回转部分1、副回转部分2的轴线上,在某些情形下主回转部分1、副回转部分2上位于轴线的部位会被占用,难以适用。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
需注意的是,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包括:
硬质支撑管道;
硬质随动管道,连接在主回转部分上;
主转动柔性补偿管道,其一端与硬质支撑管道的一端对接,其另一端与硬质随动管道的一端对接,其部分在主回转部分的径向上弯曲设置;
副转动柔性补偿管道,连接在副回转部分上,其一端与硬质随动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其位于硬质随动管道、副回转部分间的部分在副回转部分的径向上弯曲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硬质支撑管道的一端沿主回转部分轴向延伸,该端与主转动柔性补偿管道的对应端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硬质随动管道一端绕主回转部分延伸,该端与主转动柔性补偿管道的对应端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硬质随动管道一端向副回转部分方向延伸,该端与副转动柔性补偿管道的对应端对接。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主转动柔性补偿管道的弯曲部分呈U型,环绕在主回转部分的外周。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副转动柔性补偿管道的弯曲部分呈U型,位于副回转部分外侧。
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的双维度回转复合运动设备随动管道结构中,还包括:
支撑环,套接在主回转部分上,与硬质随动管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78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