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固化保温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702.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4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郭世平;夏恒祥;武冬青;田军;杨月玲;李诗;李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世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83/07 | 分类号: | C09D183/07;C09D183/06;C09D7/61;C09D7/63;C09D5/18 |
代理公司: | 连云港乐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30 | 代理人: | 曹进 |
地址: |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固化 保温材料 | ||
1.新型固化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材料的质量配方如下:
环氧聚硅氧烷:7-10份;
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20-24份;
玄武岩颗粒:25份;
硅酸铝:12-15份;
锆酸钨:6-8份;
酸酐粉体;10-14份;
羧酸巯基乙酯锑:14-18份;
三溴新戊醇粉末:6-8份;
氧化铝:4-8份;
所述的环氧聚硅氧烷作为润滑剂;所述的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作为粘黏剂;所述的硅酸酸酐粉体作为固化剂;所述的羧酸巯基乙酯锑作为稳定剂;所述的锆酸钨、氧化铝和三溴新戊醇粉末作为涂层;所述的玄武岩颗粒和硅酸铝粉作为填料。
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固化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酐粉体采用硅酸酸酐粉体目数为4000目。
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固化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玄武岩颗粒600目-8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固化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溴新戊醇粉末的规格是1500-20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新型固化保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所述的涂层的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3-4份锆酸钨、2-4份氧化铝和3-4份三溴新戊醇粉末加入至搅拌机中密封搅拌2-3h,加入1-2份环氧聚硅氧烷搅拌30min,再加入3-4份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密封搅拌,温度控制在60±5℃,加入2-3份羧酸巯基乙酯锑提高稳定性防止提前固化,使用时倒入1-2份酸酐粉体搅拌20min得到第一批外层涂料,使用时将该搅拌喷涂一体机中备用;
步骤2:将25份玄武岩颗粒和12-15份硅酸铝粉加入搅拌装置中,进行密封搅拌2-3h,得到玄武岩硅酸铝粉混合物,加入5-6份环氧聚硅氧烷搅拌30min,再加入14-16份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温度控制在60±5℃,加入10-12份羧酸巯基乙酯锑提高稳定性防止提前固化,使用时倒入8-10份酸酐粉体搅拌60min得到内层涂料,将该涂料倒入喷涂一体机中备用;
步骤3:再次配比将3-4份锆酸钨、2-4份氧化铝和3-4份三溴新戊醇粉末加入至搅拌机中密封搅拌2-3h,加入1-2份环氧聚硅氧烷搅拌30min,再加入3-4份丙烯酸聚硅氧烷树脂密封搅拌,温度控制在60±5℃,加入2-3份羧酸巯基乙酯锑提高稳定性防止提前固化,使用时倒入1-2份酸酐粉体搅拌20min得到第二批外层涂料,使用时将该搅拌喷涂一体机中备用;
步骤3:将一定规格的模具支好,将第一批外层涂料喷涂在模板内喷涂其厚度为15mm,然后静置冷却后,将内层涂料喷涂在模板内喷涂其厚度为90mm,将第二批外层涂料喷涂在模板内喷涂其厚度为15mm,得到总厚度为120mm的新型固化保温材料。
6.新型固化保温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5所制得的保温材料置于墙体内侧壁,防止外部水汽进入室内,造价低廉同时做到了既防水又隔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世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世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70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夜光遥感影像校正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电子轴多色组重复套准高速定位凹印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83-00 基于由只在主链中形成含硅的、有或没有硫、氮、氧或碳键反应得到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涂料组合物;基于此种聚合物衍生物的涂料组合物
C09D183-02 .聚硅酸酯
C09D183-04 .聚硅氧烷
C09D183-10 .含有聚硅氧烷链区的嵌段或接枝共聚物
C09D183-14 .其中至少两个,但不是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
C09D183-16 .其中所有的硅原子与氧以外的原子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