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和聚酰胺粉末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537.0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曾建平;梁永华;郑红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德众泰尼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3/12 | 分类号: | C08J3/12;C08L77/00;C08G69/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建荣 |
地址: | 529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酰胺 粉末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包括将粘度为500~10000mPa.s的聚酰胺熔体在0.6~5MPa的压力下喷射,并使用惰性气体对聚酰胺熔体吹扫雾化,得到初始聚酰胺粉末。通过控制聚酰胺熔体运动的粘度,以控制聚酰胺熔体在较低分子量时喷射放料,较低分子量的聚酰胺熔体粘度小,表面张力小,喷射出的聚酰胺熔体经惰性气体高速吹扫切割成粉雾状,可以得到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初始聚酰胺粉末,为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和聚酰胺粉末。
背景技术
聚酰胺材料,又名尼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其耐磨性较佳,用途广泛,常用于制备各种织物、医疗用品、工程塑料等。
目前工业上生产聚酰胺粉末主要为两种方法,一种为机械粉碎法,一种为溶剂法。机械粉碎法通常指的是深冷粉碎,通过使用液氮将聚酰胺降低到极低的温度进行粉碎。但这种方法得到的聚酰胺粉末常出现粒径分布不均匀,粒子表面不规则,有棱角,流动性差等现象,导致其应用受限。溶剂法通常采用有机溶剂高温高压将聚酰胺溶解,通过喷雾干燥或者溶液萃取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径分布较均匀的聚酰胺粉末。溶剂法中所用的溶剂通常采用醇类,或其他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高温条件下醇类易燃易爆,对工艺和设备要求十分严格,还存在生产安全隐患;有机溶剂毒性大,大多有刺激性气味,对工人健康有害,而且不利于环保。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和聚酰胺粉末。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粘度为500~10000mPa.s的聚酰胺熔体在0.6~5MPa的压力下喷射,并使用惰性气体对聚酰胺熔体吹扫雾化,得到初始聚酰胺粉末。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粉末,由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制得,聚酰胺粉末的粒径为15~300μm。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酰胺粉末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控制聚酰胺熔体运动的粘度,以控制聚酰胺熔体在较低分子量时喷射放料,由于其分子量低,熔融状态下聚酰胺熔体的粘度小,表面张力小,喷射出的聚酰胺熔体经惰性气体吹扫,成粉雾状,可以得到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的初始聚酰胺粉末,为聚酰胺粉末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该初始聚酰胺粉末为得到聚酰胺粉末成品提供了极佳的初始形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聚酰胺材料,又名尼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其耐磨性较佳,用途广泛,常用于制备各种织物、医疗用品、工程塑料等。
目前工业上生产聚酰胺粉末主要为两种方法,一种为机械粉碎法,一种为溶剂法。机械粉碎法通常指的是深冷粉碎,通过使用液氮将聚酰胺的温度降到极低再进行粉碎。但这种方法得到的聚酰胺粉末常出现粒径分布不均匀,粒子表面不规则,有棱角,流动性差等现象,导致其应用受限。溶剂法通常采用有机溶剂高温高压将聚酰胺溶解,通过喷雾干燥或者溶液萃取的方法可以得到粒径分布较均匀的聚酰胺粉末。溶剂法中所用的溶剂通常采用醇类,或其他毒性较大的有机溶剂,高温条件下醇类易燃易爆,对工艺和设备要求十分严格,还存在生产安全隐患;有机溶剂毒性大,大多有刺激性气味,对工人健康有害,而且不利于环保。因此,如何制备出粒子形态和表面规则,制备方法安全简单的聚酰胺粉末,是本领域长期以来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德众泰尼龙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德众泰尼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5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