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493.1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811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曹楷;李静文;王晖;唐上明;林金海;胡焕仪;崔笛;王彦泽;姜宝臣;严东;黄辉;张志良;林志元;叶建兴;钟长平;徐建国;李阶智;肖瑞传;陈树茂;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044 | 分类号: | F24F3/044;F24F11/74;F24F13/0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王维霞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地铁 车站 站台 地板 送风 通风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包含通风空调送风干管、地板送风口、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排风兼排烟风口及风量调节阀,打破常规地铁车站站台上送风的单一气流模式,首次在地铁车站采用气流组织效果更好的地板送风上回风气流模式,能够有效带走工作区的热湿负荷,使工作区获得清洁的、良好的热环境,降低了空调能耗;有效利用了闲置空间;地板送风可兼做机械补风,解决了事故工况下埋深较深车站补风阻力大补风困难、增加机械补风占用空间问题;天花上方空间只需设置一根排风兼排烟管,减少了对车站净高要求和盾构断面的尺寸要求,适应于多种施工工法地铁车站,节约了工程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通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发展日趋成熟,逐渐显现出占用面积和空间规模巨大,系统运行能耗高的现象,传统单一的地铁通风空调系统技术思路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发展的需求,急需有针对性地创新和研发多种适用的新技术和新方案。
地铁车站公共区一般采用全空气通风空调系统,气流组织采用上送上回,均匀送风设计。上送上回气流模式下送风为贴附于顶棚的射流,射流的下侧卷吸室内空气,工作区始终处于混合空气中,通风效率和换气效率均较低,早晚运营高峰时段内难以保证空气质量及基本的舒适度需求。
同时,采用上送上回气流模式,站台层天花上方空间设置至少一送一回两根矩形风管,单根风管尺寸约为1.6mx0.8m,占用天花上方空间较大,对站台层净高要求高,更适用于矩形断面车站,对于大盾构车站拱形断面,大尺寸矩形风管安装所需空间大,空间利用率低,导致盾构半径增大。
目前国内轨道交通新线路较多采用逆变回馈再生制动新技术,其再生制动效率基本在80%以上,最低不低于50%,大大减少了列车制动产生的热量,经过大量实测数据分析及理论计算,作用于排除列车制动产热的轨底风道可以取消设置,同时简化设计和降低运营管理难度等。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采用上送上回气流模式,气流组织不理想,矩形送回风管占用空间大,导致站台净高要求高、大盾构车站盾构半径增大,增加了土建规模和初投资。轨底风道取消后,原站台板下空间应加以利用以优化现有车站公共区送回风布置形式实现更好的气流模式,探索更具创新性和适应性的送风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及的问题及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有效利用站台板下闲置空间设置送风管,首次在地铁车站采用地板送风上回风气流组织模式,减少天花上方风管数量及管线对空间的需求,提高车站天花高度,减小常规地铁车站矩形断面宽度,缩小盾构断面直径并大幅度降低了工程造价。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机械法地铁车站站台地板送风的通风空调系统,包含通风空调送风干管、地板送风口、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排风兼排烟风口及风量调节阀;所述通风空调送风干管设置在地铁车站站台板下空间,沿公共区送风气流方向纵向布置,站台板下所述通风空调送风干管向上延伸出间隔排布的送风支管至站台层地面,所述地板送风口设置在送风支管末端;所述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设置于天花以上空间,沿排风气流方向设置,所述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设置有排风兼排烟风口。
优选的,所述通风空调送风干管自车站一端向另一端延伸;或分为两部分,分别自车站两端起始向车站中部延伸。
优选的,每根所述送风支管末端连接一个或分接多个地板送风口。
优选的,所述通风空调系统的管路上设置所述风量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上设置侧式排风口或下排风口。
优选的,所述通风空调系统适用于所有断面形状的地铁车站。
优选的,所述通风空调送风干管及通风空调排风兼排烟干管尺寸及规格根据设计计算结果、装修造型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