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4487.6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曹楷;胡焕仪;唐上明;刘志强;林金海;姜宝臣;严东;王晖;黄辉;张志良;林志元;叶建兴;钟长平;徐建国;李阶智;肖瑞传;陈树茂;范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5/00;F24F13/068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 代理人: | 李晓伟 |
地址: | 300308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地铁 公共 温湿度 独立 控制 空调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采用新风处理系统来控制室内湿度,对于公共区温度,采用带冷辐射板的天花控制温度;本系统温湿度独立控制,冷源采用高温冷源,提高了系统的能效,实现节能;无冷凝水的潮湿表面,送风空气品质高,确保室内人员舒适健康;真正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独立调节,精确控制室内参数,提高人体舒适性;同时减少了常规通风方案对盾构断面的尺寸要求,降低了工程实施难度和施工风险,节约了工程建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铁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公共区空调系统大多采用冷凝除湿方式处理空气,降温与除湿同时进行的常规空调系统。由冷水机组提供7℃的冷冻水,经冷冻水泵、冷冻水管输送到组合式空调器,处理由新风和回风组成的混合气体后,经组合式空调器内的送风机输送至公共区消除空间内的热湿负荷,以满足公共区的舒适性要求,回风采用回风机输送至组合式空调器。
常规的空调系统存在以下问题:一、常规的空调系统需同时处理公共区内热湿负荷,为达到除湿的目的,冷源温度需低于室内露点温度,而实际上降温所需的冷源温度明显高于除湿所要求的冷源温度,导致了能量的浪费。二、常规的空调系统难以适应公共区内热湿比的变化。影响公共区热湿负荷的因素很多,客流的变化、屏蔽门开启隧道内热空气的渗入等引起公共区内热湿比时刻变化,而常规的空调系统夏季降温除湿过程难以同时满足公共区温度和湿度的要求。三、常规的空调系统运用于地铁公共区通常采用露点送风方式,送风温度低。地铁公共区内湿负荷较大(客流大人员散湿大及与土壤接触的结构墙不断渗水),遇上梅雨季节时很可能在送风口存在湿表面,产生冷凝水,给细菌、霉菌等创造了大量繁殖的条件,大大恶化了公共区内的空气品质。
基于此,目前国内在地铁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策略、提高公共区空气品质、提高公共区环境的舒适度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目前采用常规的空调系统的基础上,利用智能化精细化等手段难以取得大的突破,达到理想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别于常规的地铁公共区的空调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械法地铁公共区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包括:设置在地铁公共区吊顶内的冷辐射板和回风兼排烟管、设置在地铁公共区地板下的送风主管,所述送风主管上连接多个送风支管,所述送风支管末端设有送风口,所述回风兼排烟管位于冷辐射板上方设置。
优选的,所述冷辐射板中的管道连接外部高温制冷设备。
优选的,所述送风主管和送风支管设置在地铁公共区的地板下,所述送风支管末端的送风口穿过地铁公共区的地板并朝向其内部空间设置。
优选的,所述送风主管连接外部除湿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打破了常规的公共区设置的空调系统,本发明采用温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冷源采用高温冷源,提高了系统的能效,实现节能;送风温度高,保证送风口表面无冷凝水,送风空气品质高,确保室内人员舒适健康;真正实现室内温度、湿度独立调节,精确控制室内参数,提高人体舒适性;同时减少了常规通风方案对盾构断面的尺寸要求,降低了工程实施难度和施工风险,节约了工程建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在地铁公共区内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冷辐射板;2、送风主管;3、送风支管;4、送风口;5、回风兼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六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