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回收式智能锚固装置及其回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4067.8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7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霍宇翔;郑明明;熊亮;常启昕;曾国澳;王嘉欣;朱成涛;张亚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5/76;E02D33/00;F23Q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回收 智能 锚固 装置 及其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回收式智能锚固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其中,该锚固装置包括:用于锚固的锚索束;回收单元,其至少包括套接至锚索束的壳体,且壳体封装有热熔试剂;激发单元,其用于以电能形式激活热熔组分;其中,热熔组分能够经由激发单元的激活而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化学反应热,并在热熔组分经由壳体排出并与锚索束接触之时,锚索束能够因该化学反应热而被熔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锚固方法,包括:在回收单元内填充并封装热熔组分;将激发单元联结至回收单元;安装回收单元至锚索束,并控制激发单元工作;通过激发单元向热熔组分供能,以使热熔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化学反应热;使热熔试剂与锚索束接触并借助化学反应热熔断锚索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式智能锚固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锚杆作为临时性支护结构,在其功能失效后通常将与所建筑的构筑物一起埋藏于地下,而这将占用大量地下空间,形成地下垃圾,造成地下环境污染,且留下的锚杆也将成为后续工程的地下障碍物,同时因锚杆不能被有效回收而导致钢材被浪费。
为解决该问题,人们开发了可回收锚索技术,在锚索完成任务后,将锚索进行回收,不但可以避免锚索超出建筑红线的问题,还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目前,已开发了多种可回收锚索技术。可回收锚索具有安全快速、易回收的特点,被回收的钢绞线能够重复利用,弥补了早期锚索技术的不足。
热熔式回收锚索是可回收锚索技术中的一种常用锚索形式,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对热熔锚通电进行拆芯,待通电达到一定时间热熔锚拆芯结束后将钢绞线拔出回收,如期刊《工程勘察》中一篇名为“新型热熔式可拆芯锚索应用与研究”的文章提供了一种热熔型锚具,该锚具中的热熔装置主要包括金属锚环和锚孔的金属夹片,其中,金属锚环外壁包裹电热环和联通的外部导线,是热熔装置的主导部位;金属夹片为圆台型,中间留有螺纹通孔,用于嵌入锚索,当锚索插入到金属夹片中,通孔内表面的螺纹与圆台型通孔过盈配合,提升极限抗拔力,稳固锚索。锚孔内壁充满热熔材料制成的衬套,并紧贴着金属夹片。当锚固工程中的锚索使用完成后,通过地面装置给导线通电,电加热环产生热量加热金属锚环使衬套熔化,从而解除锚索束束缚,使自由段的锚索束取出。然而,此类热熔型锚具需要在通电以使热熔环达到一定温度后才能熔断锚索束,并将其回收,故其回收效率较低;其次,此类热熔型锚具的设计结构通常只考虑到对自由段锚索的回收,而在回收过程中,随着锚索束的移动,很有可能影响原有锚具的锚固力,而此类热熔型锚具则无法有效监测锚索束回收过程中锚固力的实时变化,并且也无法在锚固力减弱时通过相应手段维持或增加锚具的锚固力,故此类热熔型锚具的应用效果较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申请人做出本发明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发明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发明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式智能锚固装置及其回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回收式智能锚固装置,至少包括:
用于锚固的锚索束;
回收单元,其至少包括套接至锚索束的壳体,且壳体封装有热熔组分;
激发单元,其用于以电能形式激活热熔组分;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40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氨基酸类石膏缓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压裂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