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3350.9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98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斌;肖力建;官忠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G02B6/00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膜片 固定 结构 背光 模组 液晶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底座;固定孔,贯穿所述底座,用于与装置固定;限位柱,设于所述底座的表面,用于贯穿膜片的限位孔;卡扣,设于所述表面,用于贯穿所述膜片的装配孔,固定所述膜片。本发明通过设计上述膜片固定结构,并将该膜片固定结构应用于背光模组固定背光模组内的光学膜片,使得所述光学膜片能够通过所述膜片固定结构稳固的固定,避免了光学膜片的移动风险,解决了现有侧入式液晶显示器存在光学膜片固定不稳定带来的漏光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器件窄边框和超薄化的发展,消费者对液晶显示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板从直下式到侧入式的改善,大大减小了液晶显示器的厚度。但是,在侧入式液晶显示器中,光源位于液晶显示面板的下侧边,距离液晶显示面板的距离较近,存在边缘漏光风险。现有缓解漏光问题的方法是在膜片靠近光源侧印刷黑色遮光材料形成黑色遮光区,以黑色遮光区遮挡侧边的漏光,同时通过在背光模组的边缘开槽来限制膜片的位置。
然而,边缘开槽具有较大的空隙,不能完全限制膜片的移动,加上制造公差和装配误差的存在,导致黑色遮光区无法将侧边的漏光完全遮住,液晶显示器仍然存在漏光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片固定结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光学膜片固定不稳定带来的漏光问题。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片固定结构,包括:
底座;
固定孔,贯穿所述底座,用于与装置固定;
限位柱,设于所述底座的表面,用于贯穿膜片的限位孔;
卡扣,设于所述表面,用于贯穿所述膜片的装配孔,固定所述膜片。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扣包括固定件、紧固件和紧固连接件,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表面,所述紧固连接件的第一端设于所述表面,第二端连接所述紧固件,所述紧固连接件上设有转动部,所述第二端可以随所述转动部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固定件卡合或脱离。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连接件的长度大于所述膜片待固定部位的长度,所述紧固件的宽度大于所述膜片待固定部位的宽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
中框,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中框的内侧壁;
本发明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膜片固定结构,所述膜片固定结构设于所述凹槽内,且通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中框固定;
光源,设于所述中框内,且靠近所述中框的侧边;以及
光学膜片,包括主体部和沿伸部,所述主体部包括遮光区,所述遮光区对应遮挡所述光源,所述沿伸部至少设于所述主体部的对向两侧,所述沿伸部为所述光学膜片的待固定部位,所述沿伸部包括限位孔和装配孔,所述膜片固定结构的限位柱贯穿所述限位孔,所述膜片固定结构的卡扣贯穿所述装配孔。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区与所述沿伸部位于所述光学膜片的不同侧边。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沿伸部还设于所述遮光区的对侧。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沿伸部凸出于所述主体部。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向两侧中的任意一侧设有至少2个所述沿伸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3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