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2664.7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35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汪骏;董红荣;申茂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8/10 | 分类号: | B60L58/10;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于彬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控制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动力电池;动力电池中包括备用、主用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包括备用、主用电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主用电池模组、主用电芯的电池特性数据;获取并根据影响因素数据,和所述主用电池模组、主用电芯的电池特性数据,生成每个主用电池模组的模组特性曲线、主用电芯的电芯特性曲线;将模组特性曲线和预设的模组最低特性曲线、模组最优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确定第一对比结果;将电芯特性曲线和预设的电芯最低特性曲线、电芯最优特性曲线确定第二对比结果;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第二对比结果,控制动力电池的工作状态,以实现多层次、高精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管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电动汽车逐渐成为全球汽车工业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方向。对于电动汽车而言,动力电池在长久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可靠性和安全耐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制约因素。而这些问题,跟动力电池的使用策略有着很大关系,现有的动力电池使用策略,没有充分根据动力电池中电池模组、电池模组中电芯之间的不一致性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基于电池模组、电芯的特性对电池模组、电芯进行多层次的、更为精确的控制,实现更优的动力电池均衡控制策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动力电池;所述动力电池中包括备用电池模组和多个主用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中包括备用电芯和多个主用电芯,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动力电池中每个主用电池模组的电池特性数据,以及获取每个主用电池模组中每个主用电芯的电池特性数据;其中,所述电池特性数据包括多个采样时间点和在每个采样时间点处采集的电池参数;
获取每个采样时间处的影响因素数据,根据所述影响因素数据和所述每个主用电池模组的电池特性数据,生成每个主用电池模组的模组特性曲线;根据所述影响因素数据和每个主用电芯的电池特性数据,生成每个主用电芯的电芯特性曲线;
将所述主用电池模组的模组特性曲线和预设的模组最低特性曲线、模组最优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确定所述主用电池模组的第一对比结果;以及将所述主用电芯的电芯特性曲线和预设的电芯最低特性曲线、电芯最优特性曲线,确定所述电芯的第二对比结果;其中,不同的主用电池模组对应不同的模组最低特性曲线、模组最优特性曲线,不同的主用电芯对应不同的电芯最低特性曲线和电芯最优特性曲线;
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主用电池模组、备用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第二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主用电芯、备用电芯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中,所述与主用电池模组的模组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的预设的模组最低特性曲线,是根据该主用电池模组历史的电池特性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动力电池的最低标称曲线所生成的;
所述与主用电池模组的模组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的预设的模组最优特性曲线,是根据该主用电池模组历史的电池特性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所生成的;
所述与主用电芯的电芯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的预设的电芯最低特性曲线,是根据该主用电芯历史的电池特性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动力电池的最低标称曲线所生成的;
所述与主用电芯的电芯特性曲线进行对比的预设的电芯最优特性曲线,是根据该主用电芯历史的电池特性数据和影响因素数据所生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动力电池的控制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主用电池模组、备用电池模组的工作状态;根据所述第二对比结果,控制所述主用电芯、备用电芯的工作状态,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远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2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