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2322.5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05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荣;徐金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金泰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67/02;C08K5/1565;C08G63/685 |
代理公司: | 杭州永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17 | 代理人: | 胡英超 |
地址: | 31141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静电 pvc 管材 及其 制备 工艺 | ||
1.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PVC树脂100-120份、白炭黑1-2份、氧化锌0.1-0.5份、偶联剂4-6份、粘结剂0.1-1份、碳纤维1-5份、抗静电剂1-5份、增韧剂3-6份;
该抗静电增韧PVC管材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将PVC树脂、碳纤维、白炭黑、氧化锌加入到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黏结剂、抗静电剂、增韧剂和偶联剂,挤出得到颗粒料;
S2:将颗粒料放置到单螺杆管材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管材,管材冷却切割,得到该抗静电增韧PVC管材;
所述增韧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11:将二聚脂肪酸、1,2-环氧氯丁烷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加入到装有机械搅拌桨、温度计和回流冷凝管的三口烧瓶中,加入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得到中间体A;
S12:在装有温度计探头、搅拌磁子的高压反应釜中加入中间体A和苄基三乙基氯化铵,通入CO2排除釜内空气,检漏后通入CO2,得到该增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11中所述二聚脂肪酸、1,2-环氧氯丁烷、苄基三乙基氯化铵、氢氧化钠与氧化钙的用量比为112.8g:30g:0.046g:0.8g:1.12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12中所述中间体A与苄基三乙基氯化铵的用量比为156.8g:0.358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剂由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S41:称取1-氯壬烷溶于溶剂无水乙醇,加入三口烧瓶中,取二乙醇胺溶于无水乙醇并滴加三口烧瓶中,加入NaOH粉末,得到中间体C;
S42:称二乙醇胺和戊二酸酐,分别溶于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中,将二乙醇胺溶液加入三口烧瓶中,滴加戊二酸酐溶液,得到中间体D;
S43:将中间体C加入到中间体D的反应器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带水剂和催化剂,得到该抗静电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41中所述1-氯壬烷、二乙醇胺与NaOH粉末的用量比为4.1g:2.0g:0.8g。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42中所述二乙醇胺与戊二酸酐的用量比为12.6g:12.0g。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其特征在于,步骤S43中所述中间体C、中间体D、带水剂与催化剂的用量比为5.8g:23.1g:50mL:0.1g,所述带水剂为甲苯,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静电增韧PVC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PVC树脂、碳纤维、白炭黑、氧化锌加入到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中,经搅拌均匀后再加入黏结剂、抗静电剂、增韧剂和偶联剂,挤出得到颗粒料;
S2、将颗粒料放置到单螺杆管材挤出成型机中,挤出成型得到管材,管材冷却切割,得到该抗静电增韧PVC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金泰塑业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金泰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232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