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947.X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5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孝东;郭晨阳;刘杰;贺徳幸;李泓鲲;蒋梦娇;童学林;陈书鹏;胡云;钱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5/20 | 分类号: | E21F5/20;E21F5/00;E21F1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煜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6 | 代理人: | 朱维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距离 巷道 掌子面 移动式 粉尘 阻断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包括掌子面、压风系统、抽风系统、移动式粉尘阻断仪、阻断仪控制器、阻断仪收纳硐室和长距离独头巷道,压风系统包括矿用压入式风机和第一风筒,矿用压入式风机为正压通风,矿用压入式风机与第一风筒连接,抽风系统包括矿用抽出式风机和第二风筒,矿用抽出式风机为负压通风。该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提高抽风系统在爆破后排净粉尘的效率,有效保护了掌子面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实现移动式粉尘阻断仪的无人化、自动化、智能化,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配置,有效预防因配置人员导致人员患职业病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通风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
背景技术
爆破是矿井中开拓巷道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的使用往往会导致很多粉尘的产生,矿山的安全规程中规定,掌子面爆破后需强制抽风一定时间,来消除掌子面附近因爆破所产生的粉尘,净化掌子面附近的工作环境。
但是由于粉尘的扩散,所规定的强制抽风时间往往不能将粉尘清除干净,还有残留,这就会导致抽排粉尘后进入掌子面附近进行作业的人员有患与粉尘相关的职业健康疾病的风险,会危害作业人员的身心健康、也给企业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成本,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移动式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控制粉尘扩散距离,将粉尘限制在一定空间内,使抽出式风机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排净掌子面爆破后产生的粉尘,从而保证抽风结束后进入掌子面附近进行作业的人员的身心安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长距离独头巷道掌子面移动式粉尘阻断系统,包括掌子面、压风系统、抽风系统、移动式粉尘阻断仪、阻断仪控制器、阻断仪收纳硐室和长距离独头巷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风系统包括矿用压入式风机和第一风筒,所述矿用压入式风机为正压通风,所述第一风筒为软风管,所述矿用压入式风机与第一风筒采用法兰盘进行连接,所述抽风系统包括矿用抽出式风机和第二风筒,所述矿用抽出式风机为负压通风,所述第二风筒的种类为软风管,采用法兰盘与矿用抽出式风机连接,所述移动式粉尘阻断仪包括驱动系统、载物台、风流挡板、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一粉尘检测器、第二粉尘检测器、视觉传感器、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第三超声波传感器、第四超声波传感器、第五超声波传感器、第六超声波传感器、第七超声波传感器、第八超声波传感器、控制中心、屏障发生器、仪器保护外壳和充电电池,所述的阻断仪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机身、控制按钮和信息显示屏,所述阻断仪收纳硐室设有充电设备,可供移动式粉尘阻断仪进行电源补充并在不需要使用时停靠在内,所述长距离独头巷道是进行爆破作业的掌子面所在独头巷道。
优选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载物台正上方安装有第一粉尘检测器、第二粉尘检测器、视觉传感器、控制中心、屏障发生器、仪器保护外壳,所述载物台左、右两个侧方安装有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载物台前、后、左、右四个侧方安装有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第三超声波传感器、第四超声波传感器、第五超声波传感器、第六超声波传感器、第七超声波传感器、第八超声波传感器,所述载物台下方安装有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支撑载物台,使载物台脱离于地面,所述载物台内部安装有风流挡板和充电电池。
优选的,所述风流挡板内嵌于载物台两个长边的中央位置,包括外层风流挡板和内层风流挡板,所述外层风流挡板的高度与载物台高度一致,所述内层风流挡板的高度为载物台底端至地面的高度,所述内层风流挡板为可伸缩挡板,内嵌于外层风流挡板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9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