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229.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380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泽林;孙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泽林;孙祺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57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刘玉玲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人工智能 数据 挖掘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适用于计算机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响应于软件的操作行为,同时启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所述软件操作行为与数据相关联;检测至少一种类型的软件操作行为所响应的数据信息;将对应的软件操作行为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量化于数据信息;检测在对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下数据信息的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标准,若否,则对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进行调整;检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调整后数据信息输出的变化速率,当该速率大于安全变化速率,发出预警提示且停止所有或者部分软件操作行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量化式的安全载荷迅速匹配到数据的预设输出标准,兼顾安全性与数据挖掘能力,智能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挖掘技术一般是指从大量的数据中通过算法搜索出隐藏信息的方法,近些年来,由于全球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快速普及造成了数据过量和信息爆炸,人们迫切需要将这些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并加以利用。这就需要用到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广泛应用在很多行业,如金融业、通信业、交通业、大型零售业及保险业等行业。
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到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边缘计算等内容,其中物联网是目前智能体一个重要的落地应用场景,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数据、算力和算法三大支撑因素,云计算提供了算力支撑,而大数据则提供了数据的来源,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促进。
用户通过软件来进行数据的交互,以在系统或者服务器(如计算机服务器)中获得经过分析后的数据时,鉴于万物互联的发展,在数据挖掘以及安全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的点一直是一个难以规避的痛点所在,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挖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软件的操作行为,同时启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所述软件操作行为与数据相关联;
检测至少一种类型的软件操作行为所响应的数据信息;
将对应的软件操作行为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量化于数据信息;
检测在对应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下数据信息的输出是否达到预设输出标准,若否,则对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进行调整;
检测数据安全保护机制调整后数据信息输出的变化速率,当该速率大于安全变化速率,发出预警提示且停止所有或者部分软件操作行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响应于软件的操作行为具体包括:
响应于基于软件的自身操作行为;
和/或
响应于基于软件的操作步骤输入。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同时启动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所述软件操作行为与数据相关具体包括:当检测到软件的操作行为启动时或者检测到与软件启动相关联的注册表和系统服务项启动时,启动安全软件对数据的敏感性操作保护和非敏感性操作保护。
作为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方案,所述检测至少一种类型的软件操作行为所响应的数据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从对应的软件启动后数据流的输出总量;
检测从对应的软件启动后数据流的输出时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将对应的软件操作行为下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量化于数据信息具体包括:
检测从软件操作启动后基于数据安全保护机制所施加的安全载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泽林;孙祺,未经王泽林;孙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2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厨余垃圾收集用垃圾桶
- 下一篇:神经外科临床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