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有效
申请号: | 202210361105.4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9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崔鹏;贾邵竣;吴燕;黄钰涵;郑继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79;B01D53/62 |
代理公司: | 合肥英特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9 | 代理人: | 孙健;邹利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烷基 哌嗪基 复合型 有机 胺碳捕集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所述碳捕集剂由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助解吸剂和添加剂复合而成。其中主吸收剂由具有空间位阻效应的单羟烷基哌嗪基有机胺和氨烷基哌嗪组成,次吸收剂为伯胺、仲胺基结构的醇胺和脂肪胺,助解吸剂为含有双叔胺基结构的脂环胺,添加剂包括助溶剂、缓蚀剂、抗氧化剂、消泡剂和水。该碳捕集剂的制备操作步骤为:制备添加剂,在添加剂中依次加入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和助解吸剂,混合均匀后即得到碳捕集剂。本发明所述的碳捕集剂具有不同伯、仲、叔氨基官能团比例及空间位阻效应,吸收‑解吸CO2过程中产生性能互补的原理,通过协同作用提高吸收与解吸CO2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胺捕集CO2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
背景技术
随着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对CO2的捕获、利用和封存技术已逐渐成为实现“碳中和”的热点问题。在诸多行业之中,发电、供热、钢铁和水泥等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富CO2烟气是导致温室效应最主要的原因。而可再生有机胺化学吸收法捕集CO2由于具有高吸收容量、高吸收速率、可循环利用及有机胺结构多样,可设计性强等特点,被认为是从燃煤或天然气发电厂捕获CO2的最有效技术之一。
目前,有机胺捕集CO2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尚存在不少关键技术问题,如如何协同提高有机胺对CO2的吸收和解吸能力,如何解决碳捕集过程中有机胺降解、对设备管路腐蚀等问题,均需要尽快解决。
CA200710011508.1一种回收废气中CO2用复合脱碳溶液,以快反应速率胺和慢反应速率胺进行复配,并向其中加入聚醇醚增强脱碳溶液对CO2的选择性吸收,以钒酸钠为缓蚀剂,以醋酸钠和醋酸铜为抗氧化剂,CO2吸收-解吸综合性能较好。
CN107261766 A一种烟气脱碳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烟气脱碳方法,以二氮杂二环辛烷作为主吸剂,以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及三乙烯二胺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活化剂并结合抗氧化剂和缓蚀剂复配得到烟气脱碳组合物,具有较好的CO2脱除效果,但循环性能欠佳。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综合吸收/解吸优、应用前景好的羟烷基哌嗪基碳捕集剂。
发明内容
为解决单一有机胺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的结晶、降解、发泡和解吸能耗巨大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利用伯、仲、叔氨基结构和功能上的互补,及各种吸收助剂对运行过程的促进作用,协同促进碳捕集剂对CO2的综合捕集性能。
本发明所述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的制备方法为:在室温搅拌条件下,首先制备添加剂,后向添加剂中依次缓慢加入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和助解吸剂,混合均匀后制得羟烷基哌嗪基复合型有机胺碳捕集剂。所述主吸收剂、次吸收剂、助解吸剂和添加剂的配方如下表所示:
优选的配方:
所述主吸收剂是具有单羟烷基、
其中,R1和R3为H质子或且R1和R3中至少有一个为H质子;R2为亚甲基、亚乙基、亚丙基、亚丁基;R4为H质子或C1~C3烷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1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