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及其生产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61027.8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04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郭雷;刘孟伟;贾玲玲;刘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0 | 分类号: | F16L43/00;F16L43/02;B21D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张志欣 |
地址: | 2504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管路 及其 生产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及其生产设备和方法。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管状,连接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与主管道管口通过沟槽连接的第一沟槽连接端和第二沟槽连接端,第一沟槽连接端与第二沟槽连接端之间为避让用的变向弯。还包括组合式模具,便捷式多角度组合定位工装、多轴连接组合芯棒、复合式便捷主夹拼块、附推夹具及防皱模具,多角度组合定位工装座。实现了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专利产品的制造加工;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专利产品的推出,实现了快速高效安装,减少连接点的同时有规避了渗漏风险,同时大幅度降低了后期维护成本;安装效率提升60%且具有管道伸缩器的功能,安装施工简单,降低施工成本及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输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及其生产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世界市场上,标准预制钢管接头产品正向低成本、轻量化的方向发展,随着国内外燃气、消防、水务、暖通等流体输送产品制造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预制机房、采暖,风管等管道安装施工中,当一个管道系统在连通过程中和另一个管道交叉时,需要其中一个管道变更方向,绕过另一个管道后再继续连通,在实际施工过程过程中,为实现一处翻弯变向,传统安装方式采用多个管件连接才能实现变向的功能,在每个转弯拐角点需安装,至少包含4个90°沟槽弯头、4个管卡、1个钢管接头共3种类别9个管件才能完成绕过其他管道的工作,这种连接方式,需要的配件种类多,安装施工效率极低,致使材料成本及人工成本高,施工工期长等诸多问题。本发明准预制管道用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及其制造方法是彻底解决以上问题的一种产品及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及其生产设备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种用于变向连接的管路连接件,包括连接件本体,所述连接件本体为管状,连接件本体的两端分别为与主管道管口通过沟槽连接的第一沟槽连接端和第二沟槽连接端,第一沟槽连接端与第二沟槽连接端之间为避让用的变向弯。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本体为U型连接件或Z型连接件,或“之”字形连接件。
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接件为“U”型45°,包括U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U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翻弯U型变向弯,U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U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对应两端管口直接与主管道管口通过沟槽连接后,翻弯U型变向弯可避让横梁和/或风管,和/或其他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Z型连接件为“Z”型90°,包括Z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Z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翻弯Z型变向弯,Z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Z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对应两端管口直接与主管道管口通过沟槽连接后,可避让横梁和/或风管,和/或其他管道;且可垂直方向使用或水平方向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之”字形连接件为“之”字形45°,包括之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之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翻弯之型变向弯,之型连接件第一沟槽连接端、之型连接件第二沟槽连接端对应两端管口直接与主管道管口通过沟槽连接后,翻弯之型变向弯可对有高度差的两水平主管管路直接进行沟槽连接。
一种生产连接件的设备,包括分别对连接件的变向弯进行加工用的翻弯加工制造工艺装备和对连接件的第一沟槽连接端和第二沟槽连接端进行加工用的沟槽加工制造工艺装备。
进一步地,所述翻弯加工制造工艺装备包括:便捷式多角度组合定位工装、多轴连接组合芯棒、复合式便捷主夹拼块、附推夹具及防皱模具,便捷式多角度组合定位工装包括弯管装置、传动装置和电器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610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