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及船舶在审
申请号: | 202210359987.0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691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曾维武;王廷勇;赵超;战庭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李爱华 |
地址: | 266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氨气 处理 系统 | ||
1.一种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气汇总管(100)、换热单元(101)、氨气加热器(2)、水力喷射泵(3)、氨水循环泵(4)、氨水冷却器(5)、气液分离器(6)、吸收塔(7)和透气桅(8);
所述氨气汇总管(100)与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氨气入口连通,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氨气出口与所述水力喷射泵(3)的引射流体入口连通;所述吸收塔(7)内的顶部设有喷淋层(72),所述吸收塔(7)的底部出口与所述氨水循环泵(4)的入口连通,所述氨水循环泵(4)的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吸收塔(7)内的喷淋层(72)连通,另一路与所述水力喷射泵(3)的工作流体入口连通;所述水力喷射泵(3)的出口与所述氨水冷却器(5)的氨水入口连通,所述氨水冷却器(5)的氨水出口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液体出口与所述吸收塔(7)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气体出口通过连接管(10)与所述吸收塔(7)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气体出口连通,所述连接管(1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吸收塔(7)后伸入至所述吸收塔(7)内的底部;
所述换热单元(101)与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换热介质出口与所述氨水冷却器(5)的换热介质入口连通,所述氨水冷却器(5)的换热介质出口接回至所述换热单元(101);
所述透气桅(8)设置于所述吸收塔(7)上方并与所述吸收塔(7)连通,所述吸收塔(7)内未被吸收的氨气能够通过所述透气桅(8)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7)包括设置于所述吸收塔(7)底部的氨水箱(71),所述气液分离器(6)的液体出口与所述氨水箱(71)连通,所述连接管(10)穿过所述吸收塔(7)后先进入所述吸收塔(7)内的气相空间,再由气相空间延伸至所述氨水箱(71)内的底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氨气处理系统还包括氨水泄放管(102),所述氨水泄放管(102)与所述氨水箱(71)的底部出口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泄放管(102)与所述氨水箱(71)的底部出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气动阀(91),所述氨水箱(71)上设有氨水浓度传感器(11),所述氨水浓度传感器(11)与所述第一气动阀(91)信号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水箱(71)内设有浮球阀(92),所述浮球阀(92)设置于所述氨水箱(71)内部的最高液位处,所述船舶氨气处理系统还包括进水管(103),所述进水管(103)与所述浮球阀(92)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氨气汇总管(100)与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氨气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氨气浓度探测器(12),所述第一氨气浓度探测器(12)与所述氨水循环泵(4)信号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7)的底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3),所述换热单元(101)与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换热介质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调节阀(93),所述温度传感器(13)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93)信号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桅(8)上设有第二氨气浓度探测器(14),所述氨气加热器(2)的氨气出口与所述水力喷射泵(3)的引射流体入口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调节阀(94),所述第二氨气浓度探测器(14)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94)信号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氨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船舶氨气处理系统还包括送风风机(20),所述送风风机(20)与所述透气桅(8)连通,所述第二氨气浓度探测器(14)还与所述送风风机(20)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双瑞海洋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03599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